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羊年首次降息应对通缩 利好股市和楼市

2015年03月02日 14:49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央行决定,自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自去年11月22日降息,时隔3月后的再次出手,且利率、存准率货币工具使用力度、频率都大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央行再次降息,据称是为进一步巩固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的成果。其实,社会融资成本根本就没有下行,何谈成果?当然,近几月消费物价涨幅有所回落,工业品价格降幅扩大,对实际利率水平形成推升作用,这确是事实。

  央行降息无疑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由于行政化降息手段与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矛盾交织,可能会使降息的实际作用和效果大打折扣。目前贷款利率基本市场化,已由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本次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其作用也仅仅是“可望直接对金融机构贷款实际利率产生一定下拉作用”而已,并没有强制执行的作用。

  本次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75%下调至2.5%,但是,“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2倍扩大至1.3倍”后,可能出现存款利率明降暗升的“怪相”。降至2.5%,上浮1.2倍是3%,而上浮1.3倍是3.25%,高出0.25个百分点。与本次降息前的2.75%上浮1.2倍利率水平后的3.3%仅仅相差0.05个百分点,基本持平。如果商业银行一浮到顶,等于实际存款利率仅下调0.05个百分点。而商业银行一浮到顶的可能性很大。这是因为,各家银行竞争低成本存款非常激烈,必然会将央行赋予的利率上浮权力使用到顶。

  从应对通缩看,降息的效果更有限。因为目前所谓的通缩并非市场流动性缺乏导致的需求不足,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产能过剩,供给过剩导致价格下降。相对于前些年的高物价,这种价格回落是向正常状态归位,是在复原经济发展的本来面目。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存在所谓的通货紧缩。

  显然,央行时隔3月再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对市场的名义影响要大于实际影响。对商业银行来说,虽然名义上有利于降低筹资成本,但实际情况可能是,这样的价格难以吸引存款资金,反而可能使得银行筹资难度加大,逼迫其一浮到顶,超过基准利率1.3倍筹资,实际成本并没有降低。

  降息历来对股市都是利好。尽管利好有限,但股市就是炒预期、炒名义的,降息必将促使股市继续上涨。

  降息对楼市也将带来一定影响,主要是可能降低房企的融资成本,降低按揭贷款利息成本。

  降息也将促使人民币汇率继续走低。对国际资本撤离中国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应该高度重视。

  应该说,央行在降息策略上已绞尽脑汁、使出了智慧。但是,降息旨在降低融资成本和支持实体经济的目的恐怕不容易达到,甚至可能使得货币信贷资金加速流入到股市和楼市里。

  根据目前的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物价继续回落,全球除了美元以外的货币竞相贬值的现状,未来继续降息降准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降息到完全市场化决定利率时,官方定价的管制利率就到了尽头。

  不过,笔者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央行应慎用货币手段工具,而积极财政政策应该加大力度。

  (作者为知名财经评论员)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