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险资“海淘”步伐加快 风险防范宜早作安排

2015年04月22日 10:10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

  就在保险业总资产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保费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的同时,我国保险业投资渠道也日益放宽,保险资金对于投资收益率的追求也水涨船高,尤其是近两年来保险资金海外投资之“大手笔”更是赚足了眼球。针对近来中国保险企业“海淘”步伐日益频密的焦点话题,本期《保险周刊》特别策划了一组报道,敬请关注。

  就在中国经济处于利率市场化中后期、经济增长降速换档期、改革转型期“三期叠加”的当口,中资企业跨境并购金融行业资产出现井喷。根据晨哨集团发布的《2015年一季度中资海外投资并购报告》,2015年第一季度共发生13宗并购交易,涉及金额高达56.48亿美元,环比上升372.64%。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其中9宗新增金融行业海外并购中对保险行业的投资占据4宗,涉及金额约16.66亿美元,在一季度中资金融行业海外并购金额中占比高达48%。

  险资海外“扫楼”正酣

  实际上,从2012年10月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到2013年7月中国平安以2.6亿英镑价格买下伦敦劳合社大厦,再到2014年中国人寿联合卡塔尔控股斥资7.95亿英镑买下伦敦金丝雀码头一幢大楼90%的股权、安邦保险以19.5亿美元从希尔顿酒店集团处将纽约公园大道上的华尔道夫酒店收入囊中、阳光保险集团则以4.63亿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悉尼的喜来登公园酒店,中国险企海外“扫楼”之大手笔早已引发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

  “显而易见,收益率是保险机构投资海外地产项目的重要因素。”一位保险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一线发达国家商业地产的租金回报率高于国内,如美国住宅租金收益率高达6%,写字楼和酒店这两类项目的投资收益甚至超过了10%,而中国一线城市住宅租金收益率仅为2%左右、写字楼市场的净回报率只有4%至5%。保险公司负债久期长,可长达20年至30年,但是国内资产久期短、金融市场品种相对单一,国内投资往往有期限错配情况,因此保险资金“走出去”是由保险行业投资特性所决定的,而不动产具有资产久期相对较长、收益稳定、投资管理简单易复制等特点,符合保险资金的投资需求,所以目前险资出海主要投向为不动产行业。

  上述专家同时强调,尽管不动产久期较长符合保险资金的口味,但是出于资金安全的需求,保险资产管理也非常关注投资标的的分散化。随着海外投资步伐的加快,保险业的投资目标也将顺势扩大,金融机构尤其是保险机构有望成为中国险企海外投资的下一个热点,这样不仅可以优化国内保险企业的投资组合、分散风险,而且有利于保险公司利用保险资金实现海外的深耕布局。

  涉猎范围迅速扩大

  海外“扫楼”只是开始。实际上,今年以来,保险资金投资涉猎的领域正在迅速扩大。4月16日,复星医药公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8名交易对象,以23.50元/股价格发行不超过2.5亿股,募资不超过58亿元,其中,中国人寿为最大出资者,将出资12亿元现金认购5106万股。至此,中国人寿实际上成为复星医药的第二大股东。与此同时,中国人寿以两亿美元入股Uber的消息也甚嚣尘上,在金控布局上先行一步的中国平安不仅入股了碧桂园外,而且成立了前海众筹、参与了美国波士顿买楼项目。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与保险相关的海外资产正在成为保险资金追逐的目标。复星集团不仅通过旗下葡萄牙保险公司Fidelidade成功收购了葡萄牙医疗服务商ESS,而且还将并购的触角延伸到了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德国BHF银行和西班牙火腿第一品牌Osborne等。从来都雄心勃勃的安邦保险也迅速出击,2015年2月,安邦保险集团投入约11.7亿美元接连买入荷兰VIVAT 保险集团与韩国东洋人寿保险集团。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浦东新区副区长简大年此前曾透露,保险业将成为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领域的突破口,上海将尽快推动保险资金跨境双向投资政策落地。国外险资具有低融资成本优势,在保险资金跨境双向投资政策实施后,通过并购海外保险公司可以引导海外低成本保险资金进入国内市场。一家保险资管公司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随着保险资金跨境双向投资政策的推进与落地,国内保险企业出海并购海外保险企业或将常态化。

  信用风险不容小觑

  谈及保险资金突然加快的海外投资步伐,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曾于瑾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014年保险机构在海外投的这几个不动产项目,投得都非常漂亮,但是不动产资产受市场影响很大,投资收益跟投资成本关系更密切,如不认真评估,很容易影响收益率。”

  就在监管层强调要认真评估风险的同时,一位保险业内人士也表示:“"走出去"步伐不能太仓促。即便从短期来看不会发生什么风险,但长期也可能出现风险。现在的融资利率还处于比较高位,但利率水平趋于下降,美国、日本、德国的经验也显示,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快速攀升,使得经济受到抑制,后期利率下行,而且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信用利差合理化,从而真实反应企业的违约率。但在此过程中,信用违约风险是需要重点防范的。”

  “尽管保险公司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总体可控,但中国保险业投资模式变化和资本补充渠道不足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信用风险。从目前的投资情况来看,非标资产中占比很高的信托产品由于其大多投向房地产、基础设施等供给过剩的行业,存在杠杆率偏高、投资集中度高等问题,在经济下行阶段已经显露出信用风险加剧的态势。非标资产中产品的发行方多为“影子银行”体系的成员,在承受项目风险的同时也承担着商业银行的表外融资风险,因此伴随着保险公司对“影子银行”体系非标资产风险敞口的提升,“影子银行”的风险将部分转移至保险业,尤其是在中国保险公司境外投资加大、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和交易日渐加深的背景下,未来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的空间配置形式与境外控股公司的合作模式以及与其他金融机构新的合作方式都值得关注。金融体系中各金融机构的利益和风险进一步交织,未来任何一方的信用风险水平波动都将传导至保险公司从而影响保险行业的信用水平。”一位外资保险公司的研究人员如是说。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