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预付卡成了“糟心卡” 遏制失信须严格处罚机制

2015年08月26日 07: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

  据报道,中国商业联合会近日发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行业报告(2015)》显示,去年我国预付卡消费规模达8000亿余元。然而在方便生活、提供优惠的同时,不少发卡企业却频频爆出敛财跑路、霸王条款等坑人陷阱。

  问题百出的预付卡已成为网民眼里的“糟心卡”。网民认为,消费者应在办理预付卡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相关预防、监管和处罚机制的建立健全更是刻不容缓。

  追讨无门

  提及自己的预付卡受损经历,很多网民颇感闹心。

  “短短一年内美容院两次易主,美容师换了又换,现在连店名都改了,但总算还认账。现在问题来了,让我三个月内做完卡内套餐,可这个基本要十天半个月才适合做一次,还有15次怎么可能在三个月内做完?”网民“COCO不相信奇迹”说。网民“普宁人”抱怨称:“以前剪头发时也办了一张,充值三百送一百,没花完老板换了,开始不认账了。”

  惨遭损失后,很多网民囿于维权艰辛只得自认倒霉,一些愤然不平者在社交网站上晒出店主信息“通缉”后也不了了之。网民“赵占领”表示,“宰的就是会员。而且消费者普遍面临维权举证困难,因为理发店既不签书面协议,也不出具会员卡消费记录,数据也容易被篡改。更有甚者,有的连会员卡都不提供。”

  面对巨大的消费风险,很多网民表示只能“自求多福”,在办理预付卡时增强自我保护意。

  严惩不贷

  “一张小小的预付卡成为了一些商家回笼资金、锁定客户的有效工具,如何防范预付卡‘卡住’消费者,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早日出台。”网友“小牛牛要奔月”称。

  网民“叶文彪”建议,当出现违法现象时,要对违法经营者严厉处罚,并及时对企业的失信信息予以公示,使其一时失信,处处受限,增大其违法成本。通过这种惩罚方式警示经营者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始终放在法律规制的框架下充分保护。此外,为了防止经营者通过格式条款和霸王条款侵害消费者利益,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推出规范的合同文本,在合同中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履约时间以及违约责任等条款,一旦双方发生纠纷,消费者可以根据合同对经营者进行索赔。同时,要适当简化诉讼和仲裁程序,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以便及时制裁违法的失信行为。

  还有网民提出,应建立风险保证金制度,由监管机构对发行商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商家的经营状况和信誉决定风险保证金缴纳的比例,从而增强预付卡的信用基础,在商家破产、跑路时,降低消费者的损失。(记者 张小洁 整理)

【编辑:姜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