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广东副省长陈云贤:广东将立法规范民间借贷

2012年03月08日 13:4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重点。去年广东金融总资产已达到12.1万亿元,占全国十分之一强,超过了香港,位居全国第一。广东未来金融发展将迈向何方?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副省长陈云贤接受南方日报采访表示,广东金融发展将区别于北京、上海和香港的定位,重点发展国际金融、产业金融和民生金融。同时针对目前民间借贷无序状况,正在思考通过人大采用法律形式进行规范。

  引导民间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当前大量中小微企业出现了融资困难,导致民间借贷不断蔓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对此,陈云贤表示,由于广东是以实体经济为主,到目前为止,广东民间借贷引起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民间借贷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和中小企业有需求,因此未来将采取引导、规范和打击违法违规活动3种方式相结合,促进民间借贷有序发展。

  陈云贤说,在引导上,广东将通过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及PE、VC、私募资金、投资资金等,引导民间资本向促进实体经济的方向发展。在规范上,除了运用政府行政性引导和经济上进行组织行为规范之外,正在思考通过人大用法律方式予以保障。“当然,对于个别违规违纪,特别是有意欺骗群众达到谋财骗财目的的行为,则将彻底予以打击。”

  要改变广东金融结构不平衡

  陈云贤表示,目前广东金融结构仍存在三个“不平衡”:一是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结构不平衡,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银行占了88%,证券只有7%,保险5%,说明广东现代金融业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二是两大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不平衡,国务院已明确提出广州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但与深圳相比,广州的金融平台、亮点、抓手仍不够突出;三是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差距很大,珠三角占了广东经济80%,而粤东西北则只占20%,其金融总资产和金融举措、金融服务仍相对比较薄弱。

  “广东要建设金融强省,必须克服上述三大不平衡。”陈云贤说,经过前期调研和思考,广东金融发展将区别于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最终落脚在国际金融、产业金融和民生金融上。

  国际金融方面,广东将利用与香港、澳门直接对接的优势,落实CEPA先试先行等政策,与香港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接轨和相互错位,包括目前在多个城市推行的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跨境结算、大型国有企业到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人民币在岸离岸结算业务、资本市场与其他相关金融产品对接互动等。“打响国际金融这张牌,广东将作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第一站进行探讨。”陈云贤说。

  产业金融上,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把广东产业做强做大。陈云贤表示,广东实体经济主要是在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发展起来的,不少企业已从创立之初仿造走到目前的自主创新,关注品牌和专利,甚至争夺掌握国际标准话语权,但还有很多企业没有这样的能力,因此,正在思考能否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促使形成广东企业的“航空母舰”。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银行主要对项目、社会和经济有作用,证券主要促进实业,而保险则更多是针对民生项目。”陈云贤说,未来将进一步在民生金融上进行“挖潜”,让金融为民众提供便利的生活。

  南沙、前海、横琴金融定位各不同

  陈云贤表示,未来广东的金融布局将呈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利用国家已经批下来的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以及广州南沙等重点区域进行布局。其中深圳前海将注重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对接和错位发展,而横琴新区作为“特区中的特区”,金融发展更多是为国际自由贸易提供配套服务,广州南沙则是利用在珠三角中的龙头地位,为产业提供配套,发展与实体经济相关的金融期货等业务。

  第二个层次是珠三角其他城市和粤东西北等金融薄弱地区,将结合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予以布局,为相关路网建设,海洋经济开发、沿海港口建设,大项目等提供金融支持。“包括城市发展、工业转移园、开发区、三农以及民生金融等。”陈云贤说,

  第三个层次则是在保持银行业乘势而上的基础上,促进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做强做大。“比如进一步规范发展准金融机构和市场,小额贷款公司等。”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张培发

  广东将利用与香港、澳门直接对接的优势,落实CEPA先试先行等政策,与香港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接轨和相互错位。

  经过前期调研和思考,广东金融发展将区别于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最终落脚在国际金融、产业金融和民生金融上。

【编辑:张尚初】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