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城管暴力执法多发溯因:编制模糊 素质良莠不齐(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5月20日 03:52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编制模糊,权责不清

  记者调查得知,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的加快,不少地区的城管权力范围大增,与此同时,城管自身的编制模糊,法律地位不明确的状况也日益凸显。相关专家表示,当前不少地区城管执法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没经过系统执法培训,导致执法中违法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城管执法缺乏更高层级法律依据,也是城管执法被质疑的重要原因。

  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已经屡见不鲜,城管这个名字如今在一些百姓看来接近贬义词。

  城管出生于1980年开始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那时的名字叫“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人员多是从城建、工商、环境等各个单位借调而来。后来,又陆续有复转军人加入。在全国实行公务员考试之后,这支队伍又加入了通过考试进来的大学生和其他行业人员。

  那时城管没有合法地位,没有执法权,更没有罚款权,直到199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政府原则上同意宣武区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试点工作。一个月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宣武区成立全国第一个城市管理监察大队。至此,全国城市管理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展开。

  正因为有了“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城管职权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各地城管开始招兵买马,从城管总队,细化到各区城管支队;从城管监察办公室正名为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如今城管的职权范围从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到城市规划、道路交通秩序甚至工商、市政、公用事业等等,都有“话语权”。

  而与其权力范围大增不匹配的是,城管自身并未改变其编制模糊,法律地位不明确的状况。在不同的城市城管所挂靠单位也不同。于是,一些地方多头管理,相互推诿情况时有发生,而由人员素质等问题引发的冲突也屡见不鲜。

  除了特权意识,还需反思什么

  就5月3日晚重庆发生的“城管打伤人后想跑,十多辆出租车围追堵截”一事,有关方面负责人向记者表态,正在组织城管队员反思特权意识,并严处打人者。

  重庆市渝中区市政管理局执法局副局长周勇对此回应,城管部门要从全局的执法管理意识进行反思,从领导开始作自我检查。他说,当时现场情况确实令人震撼,如果不是交警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打人事件,反映出城管执法者,包括义务队员中特权意识较重。随后,他们将在全局执法者中通报此事,并展开认真讨论,让全体执法者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件再发。

  两路口街道办事处主任谢果也告诉记者,街道办事处将扣发相关领导当月执法工作津贴,当事人停薪留用察看一个月,以观后效。如无明显改变,将坚决辞退。

  对于只强调从城管入手反思的解决思路,业内外也有不同的声音。

  重庆市政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管执法队伍成立后,对于妥善解决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之间存在的矛盾,革除行政管理中长期存在的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和行政执法机构膨胀等弊端,理顺行政管理与执法的关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应彻底否定其存在价值。

  也有专家表示,城管打人与暴力抗法事件同时存在,应从更全面角度来理解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事实上,城管自身也有苦衷。记者采访中,不少城管队员表示,市民的不少指责是非理性的,很多人并不理解他们的工作。一个突出表现是城管队员在正常执法过程中遭遇的暴力正在逐渐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城管去年一年遭遇暴力冲突800多起,队员300多人次受伤。而在一些地方,相关部门无奈之下开始考虑让警察进驻城管以保护城管不受暴力抗法。

  心理学专家、重庆大学副教授王浩认为,城管从某种角度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需要提供心理咨询。与此同时,社会应从更理性角度看待城管这一群体的角色和功能定位,毕竟冲突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各方在保持克制基础上需反思解决路径。

  知名公益律师沃兴伟认为,一方面应健全相关法律,明确和规范城管的职责范围,另一方面也应呼吁城管用更为柔性的执法和管理服务方式来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积极改善既有的不良印象,才可能真正重建公众对城管的信任。

【编辑:邓永胜】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