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缺乏管教过早流入社会 留守儿童犯罪案明显增加(2)

2012年07月03日 10:13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缺乏管教,过早流入社会

  家庭、学校和社区是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三道“安全网”,但在一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往往处于“家里管不住、村里没人管、学校没法管”的状态。

  在广西南宁市一处建筑工地打工的韦先生告诉记者,夫妻两人常年不在家,两个孩子由老人照顾。他说,每次回家,孩子们都表现得很生疏,跟城里小孩相比显得内向,“老人很溺爱两个孩子,真担心他们在成长中出现什么问题”。

  2009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其中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处于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状态。广西高级人民法院刑三庭未成年人案件合议庭审判长欧阳文说,“隔代教育”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却大多忽略沟通交流,孩子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疏导,这对其成长是很不利的。

  广西桂平市大洋镇一所中学校长告诉记者,全校1000多名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学生”,由于平时没有父母管教,加上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的叛逆期,学生逃学旷课、打架斗殴、跟社会闲散人员联系等问题一定程度存在,如何维持好学校纪律一直令他头痛。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说,农村地区学校受办学条件、思想意识、师资力量等因素制约,教学工作能开展好就算不错了,很难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心理辅导,留守儿童厌学、逃学、辍学现象严重。

  湖南益阳市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全村有2000多人外出打工,60%的父母把孩子丢给老人带。受当前社会就业不景气、教育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读书无用论”抬头,不少家长默许甚至纵容孩子的辍学行为,这些也是留守儿童过早走上社会的一个原因。

  走上社会之后,留守儿童受到的各种诱惑大大增加。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不少乡镇都开设有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在玩网络游戏、网络聊天过程中,未成年人接触不健康内容的机会增多,很容易受迷惑和误导,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净化环境,力保健康成长

  接受记者采访的相关人士建议,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网吧等场所管理,剔除不利因素,为留守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广西南宁市兴宁区检察院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未成年人涉网犯罪现象突出,据统计,近3年内共有53人犯罪与网络直接相关,占全部未成年人犯罪的20.78%。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五里镇一位经营日常百货的店主告诉记者,平时镇上两家网吧都挤满了人,且以未成年人居多。这位店主忧心忡忡地说,一些小孩因痴迷上网玩游戏无心上学,不但荒废了学业,有的还为了凑够上网的钱去干违法犯罪的事情。他认为,网吧已成为农村地区孩子失足的主因,亟待加强管理。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尽管我国有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规定,但部分县乡一级的网吧监管松弛,仍大量招揽未成年人上网。个别中小学老师竟然自己经营网吧,将消费群体对准本校学生。

  办案民警说,除网吧之外,当前一些摊店销售的凶杀、虚幻、色情等方面书籍也受到小孩子的追捧,留守少年儿童因为缺乏管束,很容易受此误导走上歧途。

  有关专家建议,要遏制留守少年儿童犯罪多发的态势,首先应采取严厉措施整治学校周边和农村地区的经营、治安环境,可采取在学校附近设立治安执勤室或报警点、加强校园周边巡逻等方式,达到震慑违法犯罪的效果,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梅志罡教授则认为,从根本上讲,应努力改变打工父母与孩子长期不能共同生活的现状,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人为壁垒,尽量满足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需要。同时引导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尽量让农民在家门口上班,减少留守少年儿童数量。

  “作为一种替代性的措施,部分学校探索‘代理家长’制度,鼓励老师与留守少年儿童结对子,完全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在当前不少家长确实无法把孩子带在身边的情况下,这一做法对留守少年儿童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应大力推广。”梅志罡说。(《半月谈》2012年第12期,记者 吴小康 周勉)

【编辑:曹昆】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