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秘列车便衣警察:百变身份 “易容”捉贼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19日 15: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8月19日电 题:探秘“潜伏”列车的警察:“易容”捉贼鹰般洞察

  作者 任丽娜 通讯员 裴磊 杜卫民

  列车上,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乘客,他们没有目的地,也没有终点站,他们时而农民工,时而学生,用猎鹰般的眼神洞察着一切,遇到“目标”便谋定而动,一举击败,他们是常年“潜伏”在列车上的“便衣”警察。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近这一群体,揭开他们不为人知的神秘面纱,讲述他们工作生活中的辛酸苦辣。

  百变身份 “易容”捉贼

  长期在列车上“反扒”,时间长了,“便衣”乘警的身份容易暴露,过硬的“易容术”成为他们的必修之课,这个绝招可以有力地助其靠近“目标”,将贼人人赃并获。为此,他们经常变换身份。

  背上一个双肩包,穿上校服,戴上一副眼镜,扮学生;手里拎个编织袋,头上顶个草帽,穿着不讲究,扮成农民工;戴上老花镜,手里拄着拐棍,走路还颤巍巍,扮成老大爷……

  太原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反扒大队探长刘韬对中新网记者说,“从事反扒这些年,我装扮的各个角色连自己都记不清了。干反扒就要放下姿态和架子,你要是穿身警服往那一站,贼见了你一定会绕道走。”

  凭着专业的“装备”和独有的“易容术”,刘韬还真骗过了不少人。

  一次刘韬“化妆”后登上太原开往连云港东的1551次列车前往陇海线执行跟车打流任务,为了融入车厢环境,更好的隐蔽自己,根据1551次列车旅客成分,刘韬化妆成了一名农民工蹲在车厢过道处。

  当时列车上的乘警是刘韬警校时的同学,两人再熟悉不过,但其从刘韬身边走过两回都没有认出是他。

  刘韬说,“反扒这么多年,好多小偷都认识我这张脸了,不乔装,不化妆,怎么能够靠近目标,让贼人落网。”

  懂方言和“黑话” 用眼神锁目标

  “易容”术只不过是铁路“便衣”乘警的基础课,除此之外,他们不仅要练就猎鹰般的洞察力,用“眼神”锁定目标,而且还要懂“黑话”,记惯犯,成为“读心专家”。

  反扒大队教导员吴强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刑警,在17年的反扒工作中,栽在他手里的窃贼不计其数,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天网》等栏目都对他的事迹进行过专题报道。

  在吴强办公桌抽屉里放着各种镊子、剪刀、刀片,看着这些从窃贼身上缴获的“战利品”,吴强饶有兴致地对中新网记者讲述了“便衣”乘警如何能抓住窃贼的“九字秘诀”——“用脑记、用眼看、用耳听”。

  吴强说,许多窃贼都属于惯犯,需要侦查员在脑海中记住他们的面孔,便于及时从人群中发现他们。

  最关键的是要有猎鹰般敏锐的“眼神”锁定“目标”。吴强说,看贼就是看贼的眼和手,眼神往往在别人身上和行李上打量,手习惯性的触碰别人的衣兜和背包的人很可能就是他们盯控的“目标”。

  此外,侦查员要用耳朵能够听得懂方言,听得出暗语。吴强说,贼也有自己的“黑话”,当你在乘车时听到有人说“吃死猪、穿杆、踩火轮”这些暗语时,这些人很可能就是正在准备行窃的小偷。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