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检察日报:超前规划成了超标建办公楼的遮羞布?

2012年09月25日 06:58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只有200多人,却建起了一栋8000多平方米的豪华办公楼;书记、镇长办公室面积近200平方米,乘一部专用电梯上班——近日,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党委、政府因建“超标办公楼”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面对网民、媒体的质疑时,当地官员给出的说法是:“超前规划”。

  9月18日,这一事件有了最新进展:信阳市纪委表示,明港镇综合办公楼的投资总额和建筑面积均严重超标,明港镇党委书记赵志阳涉嫌严重违纪已被“双规”。

  超前规划是最大的节约吗?

  9月3日,有媒体报道称,明港镇党委、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了一栋豪华办公楼。而该镇财政收入2009年只有5300多万元,2011年也只有8260万元,今年上半年仅有2000万元多一点。

  这栋办公楼不仅人均建筑面积和每平方米综合造价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省部级党政机关的标准,而且该项目在建筑面积和投资总额上也远远超出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面对记者的采访,该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工作人员却说:“超前规划才是最大的节约。”

  事实上,类似基层政府在建设豪华办公楼上追求“超前规划”的事件,被媒体披露的屡见不鲜。

  今年8月,陕西省山阳县公路管理段“在编24人盖106间办公室”一事就被媒体推至公众面前。面对网民的质疑,山阳县公路管理段相关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项目报建一是考虑了当地城市建设的规划要求,二是考虑到将来人员扩编情况。

  2007年,央视采访了建豪华办公楼的几个地方政府相关领导,这些领导异口同声:“因为考虑到这个政府大楼要用很久,因此,设计时稍微超前了一点,以保证50年不落伍。”

  “这其实是一种狡辩。单从城市建设来说,一份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应当具备超前性,但不管将来如何发展变化,政府部门的编制都应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一个镇政府不可能扩编成部级单位那么大、有那么多人。建办公楼要求质量高是应该的,但超前规划不能成为一些地方政府超标建楼的借口。”9月19日,东北师范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柏维春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说“超前规划才是最大的节约”成立的话,也应该用在公众的安全和幸福方面,如修建学校、医院和下水道,而非政府大楼。

  没有将钱花在最该花的地方

  对建豪华办公楼的问题,早在2007年,中办、国办就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随后,中央纪委、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

  可为什么还有层出不穷的幌子出现呢?“一些地方的领导人存在错误的政绩观。”北京市委党校教授罗忠敏分析指出,“他们认为,修建豪华办公楼是政绩,可以得到上级好评,还可以成为升迁的资本。”

  受访专家指出,一些地方政府超前建豪华办公楼,为当地领导赢得了政绩,但离老百姓越来越远了。

  “政府掌控的资源就应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不是让自己超前享受。”柏维春指出,正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分配,没有将钱花在最该花的地方,才会招致舆论的一致声讨。

  完善和落实问责制

  9月18日,信阳市纪委表示,联合工作组已初步查明,明港镇综合办公楼建设中存在违规建设和超面积、超标准建设等问题。鉴于身为明港镇党委书记的赵志阳已涉嫌严重违纪,同时还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调查,市纪委依据相关规定,于9月14日对赵志阳采取了“双规”措施。目前,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防止超标豪华办公楼屡禁屡建,完善和落实问责制是关键。希望有关部门能查清问题,问责到底。”柏维春说,对违规修建豪华办公楼的,不仅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直接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也要追究上级有关领导监管不力的责任。

  罗忠敏建议,各地党委政府必须严格执行中央的有关规定。要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违反规定建设豪华办公楼,不仅是一种严重的铺张浪费行为,而且是一种滥用权力的腐败行为。另外,要严格审批,既要防止一些部门违规未批先建,也要防止其报批时弄虚作假、暗度陈仓。

  “当然,监督更不可少。”罗忠敏建议,要强化人大对财政资金的审查监督,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预算审查制度,向社会公布,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李英华

【编辑:邓永胜】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