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查称仅两成外来务工者受到不公时会求助社会

2012年11月05日 09:40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全国心理专家在杭研讨外来务工者社会心理

  当受到不公待遇时 仅两成外来务工者求助社会

  建议多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让他们更快融入城市

  当遇到不公平对待时,你会怎么做?向有关部门投诉?找上级机关?或者自己想办法解决?

  最近,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杭师大教授石向实做了个调查,调查对象是外来务工人员,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大多会选择离职、忍气吞声、找人私下解决……而选择向社会求助的只有22%。

  这两天,由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心理研究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参与研讨,城市化过程中,外来务工者的社会心理问题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

  杭州十年增加311余万人

  外来人口占了80.14%

  “中国的城市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迅猛的城市化进程。”石向实说,以杭州为例,在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杭州市登记人口数量,增加了311.24万人,增长31.02%。在增加的人口中,杭州市户籍人口只增加了61.80万人,外来人口增加了249.44万人,外来人口占人口增加总数的80.14%。

  如果杭州市人口按照这个趋势和增长率发展,2020年杭州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500万人,市区人口将超过1000万人。

  由于中国社会较快的发展速度以及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对立结构的存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相互交织,社会分化趋势加剧,从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进入城市的外来务工者必然面临众多的问题。

  当这些问题暂时无法解决的时候,会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问题。

  遇到不公平待遇时

  外来务工者很少向社会求助

  “经济权益和社会权益,是外来务工者最看重的东西。”石向实说,2011年底,他们做了一项关于杭州外来务工者的调查,调查对象是住在下沙白杨街道的500名农民工,大多是80后、90后,平均年龄23岁。

  调查统计显示,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为2427元,而根据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数据,2011年杭州市区全社会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为3235元。

  有27%的外来务工者觉得自己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63.8%的人认为自己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以下水平。

  当受到不公平对待时,他们会怎么做?调查显示,有35.7%的人直接选择离职,21.3%的人表示会忍气吞声,10.5%的人会自己找人私下解决,另有3.5%的人选择把怨气发泄到物品上,2.1%的人选择把怨气发泄到不相关的其他人身上,只有22%的人表示,会向社会寻求帮助,选择求助社区或者政府机关。

  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

  让他们更快融入城市

  石向实认为,其实外来务工者大多很淳朴,也很实际。工作和生活境遇好,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就强,工作和生活境遇差,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就会变差。

  所以,外来务工者市民化的核心其实就是如何解决社会成本问题。在当前的制度体系里,我国外来务工者市民化的现实和可行的途径,就是将外来务工者户籍问题与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分开,在政府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尽量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他们能够在城市安心就业和生活,生活方式逐渐城市化,自然而然地实现市民化的过程。

  到那时,市民化了的外来务工者户籍问题,解决起来就会水到渠成。(通讯员 孟昌 记者 张丽红)

【编辑:张志刚】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