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检察日报:“三公经费”两本账仅仅只是个案?

2012年11月05日 11:15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三公经费”两本账仅仅只是个案?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广州市农业局竟有两个版本“三公经费”数据,而且差额高达544.26万元。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参阅材料显示,该市农业局在决算分析报告中拿来和2011年比较的2010年三公经费是1032万元;而其官网发布的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报告,当年(包括广州市农业局和12个直属单位共13个单位)“三公经费”总支出额仅487.74万元。广州市农业局解释称,数据差异的原因是两次统计的口径不同。

  这些年,在舆论的呼吁和倒逼下,各级政府“三公经费”陆续公布,虽然有的公布过于笼统缺乏细节,但毕竟是透明化的一个开始。然而,广州市农业局竟然搞出两个版本内外有别的“三公经费”数据来,让公众的心都凉了一大截。试问,对内对外公布的“三公经费”竟然相差整整一倍多,如此悬殊的数据难道不是明摆着糊弄公众吗?如果公开“三公经费”连真实都做不到,而是可以随意美化随意更改,那公开“三公经费”还有什么意义?

  诚如有评论所指出,如果公职人员请人吃饭的账单支出都能在网上查到,那么公款吃喝的唯一下场就是引咎辞职。现在之所以“表哥”、“房叔”、“车爷”辈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公共信息不公开让贪腐之辈可以胡作非为。面对研究机构公开人均行政开支的申请,央行等居然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面对公开疑似贪腐官员个人工资的申请,竟然也是拒绝——政府信息公开的承诺,阳光工资的宣传,顿时变得十分可疑。与之相比,公开“三公经费”因为不直接涉及具体个人利益而阻力相对较小,可谁曾想竟然也是两本账。

  广州市农业局解释称“三公经费”数据相差一倍多的原因是两次统计的口径不同,网上公布的数据不包括下属各单位的执法用车、动物防疫、农产品安全检测等其他业务用车经费支出。可是,网上公开的数据明明是包括市农业局和12个直属单位的,为何要单独将作为下属单位开支最大头的“其他业务用车经费支出”剔除掉?是认为这些与“三公经费”无关吗?可是,在给市人大的材料里为何又要将此囊括到“三公经费”里呢?

  显然,真正的原因不是所谓“统计口径不同”,而是因为部分利益的需要:对公众公开的“三公”数据,自然是越小越好,所有可以排除掉的尽数排除掉;而对人大报告的“三公”数据,因为直接关系到下年度的部门预算,自然是越多越好,于是能囊括的尽量囊括——难道不是这样吗?“三公经费”内外两本账,说白了就是政府机关带头弄虚作假,为了部门私利应付上级、敷衍公众。

  如果行政机关有权对“三公经费”随便定义,以“统计口径不同”的名义随意调整数据大小,为了部门利益给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的数据,那么公开“三公经费”势必沦为数字游戏。不仅广州市农业局应该对“三公经费”给出一个说法,相关部门也应该就此展开调查,看是否在信息公开方面对公众存有恶意欺骗。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警惕:“三公经费”内外两本账真的只是个案吗?会否很多政府机构也是这样做的,只不过尚未被曝光呢?这种可能性显然是存在的。笔者期待,“三公经费”不应只是公开了事,还应建立机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舒圣祥)

【编辑:张志刚】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