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培训老师帮学生买作弊器“助”考

2012年11月20日 13:48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在今年的全国体育对口单招考试中,9名南京考生为在文化考试中取得高分,不惜冒险购买作弊器材作弊,其中数人在使用过程中露馅。为他们联系答案的贩子竟是培训班老师蔡某,蔡某知道这些学生文化成绩差,就联系朋友林某上网购买作弊器材和“标准答案”转售给他们,表面是帮他们,实则趁机大赚一笔。9名考生均受到了考试部门的处分,蔡某和林某则被追究刑事责任。林某首先受审,玄武法院以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判决他有期徒刑8个月,蔡某还在等候审判。两人从作弊考生处赚到的3.8万元均被没收。

  4500元网购作弊工具

  老师卖给学生38000元

  23岁的林某是南京六合人。他有个姓蔡的朋友在市区办了个考前培训班,学生主要是各地报考南京体育学院的考生。今年3月底,蔡某对林某说,培训班上有几个学生体育成绩没问题,但文化成绩非常差,正常考试肯定过不了,让他帮忙想办法作弊,比如买些作弊器之类的。林某觉得可以趁机挣笔钱,便答应下来。

  4月底,林某在网上买了十个尺子式作弊器和一个发射器。尺子式作弊器220元一个,发射器800元一个,总共花了3000元。对方还发了一套程序给他,这套程序是通过电脑连接发射器发射答案的。接着,他又花1500元在网上向人预购了体育对口单招的语文、数学、政治、英语4门考题的答案。对方是资深答案贩子,据称可以派专人进考场,提前交卷带试题出来。至于对方提供的答案准确性有多高,林某并无把握,被抓后,他对办案人员说:“能有答案发过去就行了,反正这些学生本身成绩就不好。”

  连作弊设备带答案,总共只花了4500元,转手卖给蔡某介绍的考生,一个尺子式作弊器就开价5000多。共计9名考生联系购买,经还价林某收了他们38000元。

  两名考生接收答案被发现

  牵出贪心老师及作弊中间人

  江苏省体育类高考对口单招考试是在5月12日、13日两天,考点就在南京体育学院。考试前一天,林某给9个考生每人一把尺子式作弊器。林某交代,这种作弊器表面看就是一把尺子,长10余厘米,但尺子右端暗藏玄机,里面有块很小的显示屏,不发光时肉眼难以察觉,如果通过发射器发射答案,显示器就会发出透明白光显示发射内容,一般数字、字母、汉字等简单信息都可以显示。

  12日,考试开始。当天上午考的是语文,林某在蔡某准备的一辆大众奔腾轿车内,接收到答案贩子发来的选择题答案,但因为没弄清发射器怎么操作,这些答案没能成功传给考生。语文考试结束后,蔡某咨询得知可能是车内信号不好,便赶紧在考场旁边租了间平房。下午数学考试,林某带着笔记本电脑和发射器,在出租房内成功接收和发送答案。数学考试结束后,蔡某从考生那里得到的反馈是“收到答案了”。

  但13日上午政治考试期间,两名考生用作弊器接收答案时,被监考人员发现,被赶出考场。蔡某赶紧把这个信息告诉林某,让他不要再发送答案。但考场已经展开排查,林某、蔡某帮助考生作弊案也由此案发。

  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

  贪心老师和中间人受审

  经省特种器材技术鉴定中心鉴定,林某提供给考生的作弊器,具备通过无线加密发射、隐蔽获取考试答案的功能,属于窃听专用器材。今年7月,蔡某和林某因涉嫌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被提起公诉。

  11月6日,林某先在玄武法院受审。林某说,自己也在培训行业工作过,知道公平对考生有多重要,案发后,自己已经深刻认识到错误,非常后悔。同时他还交代,作弊器材和答案都是通过QQ群向山东的卖家买的。法院认为,林某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鉴于其有自首行为,从轻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

  蔡某因为身体缘故被取保候审,尚未接受审判。记者了解到,两人通过出售作弊器非法获取的38000元已被追缴。

  延伸阅读>>>

  作弊考生也将受惩罚

  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最高刑期为2年。使用作弊器材接收答案的考生是否构成此罪?记者咨询律师得知,一般不构成。因为此案的构成要件包括“造成严重后果”,一般认为在考试中使用窃听器材,具有以下情形的可以认定为“后果严重”:1,造成某一考区考试成绩作废,重新考试的;2,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对于使用作弊器材接受答案的考生,如果仅限于自己利用,没有扩散违法行为,一般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有大肆传播答案、造成考场秩序混乱等行为,则另当别论)。作弊是一种严重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即便不追究刑责,也有其他惩罚措施,比如取消成绩,禁考等。

  高考作弊最高禁考3年

  今年教育部修订《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加大了对作弊行为的处理力度。《办法》明确规定:“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设备的”即被认定为作弊。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或是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的考生,除当年高考各科成绩被取消外,还将面临停考1至3年的处罚。另外,一旦发现考生存在违纪舞弊行为,包括在评卷过程中被认定为答案雷同的以及在考场视频录像回放审查中认定的违规行为,教育考试部门依法对其严肃处理的同时,还要将其违规违纪行为纳入诚信档案,跟随考生一生。(记者 陈珊珊)

【编辑:马婷婷】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