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福州海关揭近3亿元电子产品走私案内幕

2012年11月22日 07:02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案发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案发缘由:海关接到群众举报,称犯罪团伙走私电子产品入境

  福州海关11月21日对外透露,在今年开展的“国门之盾”大规模查私行动中,该关摧毁一特大走私团伙,揭开了一个涉案2.99亿元电子产品大案的内幕,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

  举报揭开冰山一角

  2011年12月,福州海关缉私局接到群众举报,称一个犯罪团伙从福州长乐机场走私电子产品入境。

  举报人所提及的“犯罪团伙”对缉私民警来说并不陌生。就在一个月前,该公司申报进口的“印刷电路板”被查出实际为“手机主板”,正被该局立案调查,该公司解释为香港发货方不小心发错了货。

  根据举报人提供的信息,缉私民警从历史单证上调取了涉案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福建公司于2011年从长乐国际机场申报入境的88票货物的报关单证。报关单显示,申报货物均为印刷电路板、手机液晶屏等电子产品。显然,该公司绝不是其自称的“不小心发错货”那么简单。

  缉私民警分析,印刷电路板这种低价值的商品只有生产型企业赶制商品急用时,才会选择成本高昂的空运方式进口。而该公司2011年期间频繁从机场进口的很可能根本就不是印刷电路板,而是其他价值更高的商品。对此,福州海关决定派出缉私警前往深圳展开秘密调查。

  虚假身份欲盖弥彰

  涉嫌公司在接受所谓“错发货”行政案件调查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调查伊始,公司业务员林晶向缉私民警提供了发货方中国电子公司证明文书,经验丰富的缉私民警比对了报关单上该公司印章后,发现证明文书上的印章明显是后来伪造的。经查,林晶其实与中国电子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中国电子公司只是将公司印章租借给深圳正通辉公司报关进口。案发后,中电公司为了不受到牵连收回了印章的使用权。

  几天后,一个自称是收货单位深圳市正通辉有限公司的经理宋海东,来到缉私部门要求办理案件相关手续。办案人员与深圳调查组取得联系后发现,深圳正通辉公司只是一个空壳,早已停止了正常运作。

  此时,在深圳调查的缉私民警对该团伙于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进口的70余票货物的详细情况开展了一次国际协查,并取得了新的突破。该团伙的进口货物从香港发往福州必然产生两次出入境记录,一次是在香港的出境记录,一次是在福州的入境记录。但比对同一批货物的两个出入境记录,缉私民警发现,从香港出境时的品名和价格与从福州入境时完全不同。该团伙存在低报价格、伪报品名的重大犯罪嫌疑。

  走私集团浮出水面

  经过一个月的日夜排查,缉私民警发现林晶、宋海东等4个“虚假身份”都在一家“包通关”公司上班。而该公司是幕后主谋严某、武某、施某等经营的多家“包通关”公司其中之一。缉私民警逐渐摸清了一个“香港购货——各种渠道走私——境内发货”的走私集团。

  该集团涉及5个团伙,运作流程为:严某、武某、施某为首的团伙在内地招揽生意,根据订单在香港组织货源,一部分货源经由严某等以“水客走私”,“伪报品名、低报价格”等方式走私入境,其余则转包给多个“包通关”团伙代理;货物被化整为零走私入境后又回到严某等团伙手里,严某等人理货后根据订单分发给全国各地多达百余家收货人。

  今年3月底,50余名缉私警察在数小时内集结到位,分10个行动小组在广州、深圳、福州三地同时开展抓捕行动,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获取该团伙大量走私证据。经查明,该案案值约2.99亿元,偷逃税款3770余万元。该团伙还涉嫌通过假出口虚开增值税发票5000万元,涉嫌骗取出口退税3000万元。

  目前,该案已移送福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记者 蔡岩红)

【编辑:陈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