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业界称虐待罪主体不宜仅限于家庭成员

2012年12月12日 11:34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我国即将进入老龄社会,社会机构养老事业正在迅猛发展。然而,对敬老院、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虐待老人情节恶劣的,刑法目前没有相应规定。前些时候媒体曝光的教师虐童事件,也引发了大家对于虐待罪主体范围扩大的思考。笔者认为,虐待罪主体不宜仅限于家庭成员,应修改刑法,对上述两种行为予以规制。

  一是贯彻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虐待老人、教师虐童,不符合虐待罪的罪名要求。因为虐待罪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犯罪主体和被害人都是家庭成员。而养老院的护工、教师不是家庭成员,不符合虐待罪的主体构成要件。这些案件中的被害人都是特定对象,不是不特定对象,不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而在此类虐待案件中,如果被害人的伤情达不到轻伤标准,也无法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有必要对该行为在刑法中单独予以规定。

  二是能够正确区分家庭成员之间的虐待罪和社会机构人员的虐待罪。家庭成员之间的虐待罪是告诉才处理的,是亲告罪。当事人是家庭成员,多年一起生活,有家庭、亲情基础,可以容忍、和解与谅解。而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教师虐待行为有着与家族成员不同的社会基础,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与家庭成员之间是一种养老服务合同,教师和儿童之间形成教育的权利义务,没有亲情和感情的基础,当事人之间几乎是不可谅解与不能容忍的。

  三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之所需。中国正迅速进入老龄社会,养老正在从家庭养老向家庭与社会共同养老转变。面对雨后春笋般的社会养老机构的兴起,如果没有刑事法的强有力规制,没有对虐待老人行为的惩治,不利于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刑法中对这类行为予以规范。

  笔者建议,在刑法第260条增加规定: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虐待老人,教师虐待儿童,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被害人死亡、伤残的,按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规定定罪处罚。 (刘广生 作者单位:河北省鹿泉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马婷婷】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