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工资集体协商给劳动者更多收入“话语权”

2012年12月28日 08:4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年关将至,农民工讨薪又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企业职工总数已达3.21亿人,如何保障这个庞大群体应得的劳动报酬,无疑是当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绕不开的话题。

  十八大报告在强调“保护劳动所得”时提出,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记者在调研时发现,尽管面临诸多障碍,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正成为各地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通过为职工搭建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提升了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话语权”。

  工资集体协商给工人吃下“定心丸”

  看着身边一些同乡为年底讨不到工资担心,来自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谷堆乡老关村的陈建厂很为自己庆幸:“工资每月打到卡里,每年还能上涨10%,这些都写在集体合同里,清清楚楚。”

  38岁的陈建厂在浙江省平湖市民营服装出口企业——华城集团打工已10年,如今已成为车间主管,每年收入4万元左右。一起打工的妻子能拿到3万多元。公司为他们提供了“夫妻房”宿舍,每年生日还安排去外地旅游。这些工资福利待遇都写进了工会代表职工与资方签订的集体合同,成为他们安心工作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一些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工人怠工、停工现象也时有发生,劳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成为一些地方缓和劳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全国总工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工资集体合同覆盖企业195.1万家,比2010年增长74.9%;覆盖职工11724.1万人,同比增长55%。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使职工对未来收入有了良好预期,稳定了队伍,留住了人才,改善了企业用工环境,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说。

  提高劳动报酬助解初次分配难题

  当前,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当属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偏低问题。权威人士表示,解决初次分配问题,最重要的是解决资本与劳动之间利益分配失衡问题,亟须提高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年至2008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从50.6%下降到47.9%。而2009年和2010年,这一比重继续降至46.6%和45%。

  在山西省吕梁市,长期以来当地煤炭行业普遍存在工资分配体制不合理、发放不规范等问题。稳步提高工人收入,保障其合法权益成为当务之急。

  从2008年开始,吕梁市总工会扎实推进行业(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167个行业(区域)开展了这项工作,包括4万余名煤矿工人在内的21.2万职工实现了工资集体协商,覆盖率达到85%。”吕梁市总工会副主席卜新宇说。

  “以前只是计件发钱,工资集体协商后,又增加了质量、安全和效益工资,入井一天补助23元,班中餐补助16元,五险一金也都给交上了,一个月还有170元的租房补贴。”吕梁市柳林县同德焦煤公司煤矿工人王海照说,他现在每月工资将近6000元,每年都在涨,从未拖欠。

  不单在吕梁煤炭行业,近年来全国还涌现了江苏邳州板材行业、上海出租车行业、武汉餐饮行业、海南酒店餐饮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大连软件和机械行业等一大批行业集体协商典型,行业集体协商的探索已扩大至全国31个省(区、市)。

  张建国表示,不断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充分保障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话语权、共决权,无疑是保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措施。

  推进面临障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由于当前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仍处起步阶段,存在社会各界认识不够、相关制度规则不够完善、集体合同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离广大劳动者的要求和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需要仍有很大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十八大报告,还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都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张建国建议,要让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取得突破,关键在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应不断加大对集体协商理念的宣传引导力度,推动企业形成一种协商文化、协商习惯,引导劳动者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理性有序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同时,通过定期公布工资指导线等举措,为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制度支撑和信息保障,推动其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张建国表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无权直接干预企业内部分配,必须通过加强集体协商制度建设,来平衡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分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的集体协商制度必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成为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的重要载体。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建设,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记者韩洁、陈忠华、吕福明、樊曦)

【编辑:马婷婷】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