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制日报:不良社会生态支撑黑记者生意

2013年02月21日 10:08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一个号称多家国家级报社的驻连云港工作站,不过就是小小一套单元房,两辆摆着新闻采访标志牌的汽车,以及不断来去的新聘“记者助理”。每一次“采访”,都像是一桩目标明确的生意。区别只在于收获的“封口费”多少而已。日前,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一个将采访当生意的“记者站”(2月20日《现代快报》)。

  呈现在公众眼前的这个“驻连云港工作站”,揭示了一条业内肆虐已久的采访——敲诈生态链。参与者分工各不同,有“采访”的、有勾兑的、有侃价的、还有壮声势的,简直就是一家专业的敲诈公司。让人纳闷的是,这些把采访当生意的黑记者们,其拙劣的敲诈手法为何能够一次次地得手?这中间又有着怎样的秘密?

  黑记者们屡屡得手,首先是因为那些肯拿钱的企业、开发区、基层政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譬如违规征地、污染环境、食品卫生、农民负担等等,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是黑记者能够实施敲诈的前提和背景。此前,有媒体报道,山西省“假记者”十分猖獗,经常呼朋引伴大发矿难财,根源正在于当地矿难不断。

  也就是说,黑记者之所以能够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混吃混喝,关键还在于其背后混乱的社会生态。黑记者、黑记者站与那些违规企业、政府之间,其实是一种撕扯不清的共生关系。这一点,双方都心知肚明,也都会竭力维护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样大家都能混下去。最后倒霉的只能是那些沉默的不明真相的民众。

  其次,黑记者的顺风顺水,也折射出时下基层政府监管失守的情形,甚至可以说,很多本该是维护规则的基层政府本身往往也是违规者。企业肆意排污,随便一个所谓的“记者”都明白,为什么相关部门没有任何行动?农民因为政府征地而利益受损的事情,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基层政府为何依然我行我素、强征强拆?

  说到底,只要基层政府乃至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职,依法行政,也就不会出现黑记者的招摇撞骗。正是因为政府在维护公共利益上的乏力、缺席,才为那些貌似正义实则奸诈的黑记者们留下了足够的勾兑空间。

  当然,这样的事件能够发生,也与时下一些媒体缺乏职业操守,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有关。

  黑记者泛滥,一方面损害了中国媒体整体的公信力,使得社会公众对媒体产生普遍的抵触和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也会加剧社会生态的恶化,助长不法企业和一些政府的不法行为,从而严重损害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灼伤整个社会的公共价值。无论是为媒体的公信力计,还是为社会的公共利益计,都应该打扫打扫门户了。(胡印斌)

【编辑:陈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