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颐和园“云龙望柱头被盗”追踪:警方已立案侦查

2013年03月01日 16:42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云龙望柱头被盗”追踪报道:本周修复受损望柱 警方已立案侦查

  颐和园管理处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昨天下午,颐和园管理处负责人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透露了丢失望柱“柱头”的部分细节,以及“柱头”价值评估和修复的进展情况,并公布了园方寻物热线电话:62881144-6214,望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相关线索。

  颐和园负责人透露,1月13日早晨,安保人员巡逻时发现涵虚堂南侧月台的第二层西侧北数第三个“云龙望柱”的柱头丢失,随即保护了现场,开展调查。经初步判定为人为所至。

  昨天上午,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石刻博物馆专家刘卫东先生到现场对丢失的“柱头”进行了初步评估。从现场目测看,柱头大致为清晚期,或更晚时期的。但由于石质构件年代的判定比较复杂,需综合多方因素全面考证,而这一带的望柱新旧品混杂,有很多补修情况,来源复杂,不能只靠建筑年代来判定,仅凭借图片或目测残迹,或有偏颇,最终的判断还要依据柱头的原件来研究鉴定。

  刘卫东介绍,栏板、望柱属于建筑群组的构件之一,而望柱头则是栏板望柱的附属物。从柱头折断的切面判断,其材质接近汉白玉石,柱头的重量应在50公斤左右。从折断的痕迹看,有可能是人为用工具沿柱头的石质纹理起凿造成的。

  颐和园负责人介绍,在上世纪50年代,涵虚堂及周边进行过大修,到上世纪80年代,又对全园的护栏、石雕等进行过修缮。

  从园内档案也未发现该石材雕刻制作的准确时间,是否修补更换等相关记录。因此,“柱头”的价值,还将请专家进一步评估。颐和园负责人表示,“望柱柱头”丢失月余,至今未能修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要待公安机关采集样本,作为立案侦破的依据;二是石材的采买和雕刻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过园方表示,修补工作在专家的指导下正在顺利进行,最晚到本周末即可修复。

  对于涵虚堂是否有监控录像的疑问?颐和园方明确表示,此地点尚未安装监控摄像头。“云龙望柱头”的丢失,为园内安保再次敲响警钟。园方将进一步加强安保措施,保护好公园的一草一木。(记者 龙露)

【编辑:张志刚】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