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子虚构显赫高层关系网借高考行骗40余万

2013年06月06日 09:22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又到一年高考时,根据往年发案规律,此时高考诈骗越来越多。行骗者花样不断翻新,形成链条式犯罪趋势。

  “面对只需花钱就能挤过高考独木桥的花言巧语,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保持清醒。”多名司法实务界人士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如遇高考招生诈骗,应保持冷静及时报警。

  考试前中后诈骗“一条龙”

  “重庆交巡警V”今天在微博上发布一起高考诈骗案:6月2日,四川达州警方捣毁一个以培训为名,向高考学生兜售“答案”、“高科技作弊器”,收取“保证金”的诈骗团伙。经查,13名考生或家长已与这个“助考团队”签订协议,预付款7万余元。

  几天来,多地警方均在官方微博发出“警惕高考诈骗陷阱”的警示,传授防骗秘笈,揭露种种骗术。

  记者整理这些微博发现,考前、录取、落榜阶段,都有可能发生高考诈骗。

  考前,犯罪嫌疑人以提供试题及答案、传递答案或者“帮助免试入校”等方式实施诈骗;录取时,犯罪嫌疑人自称有熟人关系,花钱能上好大学、好专业,编造或伪造大学录取通知书,让当事人事先将学杂费打入其账户实施诈骗。有的犯罪嫌疑人还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混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考生入学后才知道,上的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落榜阶段,犯罪嫌疑人会伪造文件、私刻公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然后迅速撤离。有的还自称有熟人,可让够“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实施诈骗。

  此外,有犯罪嫌疑人利用考生及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打着本科补录旗号行骗。按教育部规定,常规录取结束后,高校本科层次招生一律不补录。

  虚构显赫高层关系网行骗

  80后四川无业男子吕某,谎称认识某军区司令部高官,还在上海一些名校有特殊关系,只要家长拿5万元钱,就能把只够二类本科分数线的考生送进一类本科学校,引得众多家长趋之若鹜,总计诈骗40余万元。

  承办该案的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包莉娜告诉记者,虽然嫌疑人编造的谎言各有差异,但有共通之处。

  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公诉二处检察官贾萌介绍,2009年年底到2013年年初,该院共办理此类案件6件8人,涉案238万余元,犯罪嫌疑人文化程度均相对较低,大多在中专以下,外地人、无业人员居多。犯罪主体多为与被害人或其家人、朋友有过接触的“熟人”,在与被害人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上,编造自己的身份和背景,获得对方信任。

  “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接触时,均会为自己虚构一张显赫的社会关系网,且承诺的学校都是名校。”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刑二庭法官刘砺兵透露,该院每年受理3至5起类似案件,4月到10月是案件高发期,犯罪嫌疑人通常谎称,凭借自己的关系可以办成上大学之事,进而索要打点疏通关系的好处费据为己有。

  包莉娜说,在吕某诈骗案中,为使被害人相信他的能力,特意带家长去上海外国语学校参观,并在中途从一间办公室“拿出”一张伪造的录取通知书,声称是自己刚刚办成的,借以取得被害人信任。

  数额巨大判10年以上常见

  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钱某,谎称有渠道拿到北京众多名校本科特招生名额。根据学校、招收男女生差异,他开出的价码是:最低20万元,最高45万元。至案发时,他诈骗多名外地考生家长145万元,挥霍85万元,被西城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零6个月。

  “涉案数额巨大是高考诈骗案的突出特点,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非常常见,500万元以上的特大高考诈骗案北京法院已经审理了3起,最高金额达1100余万元。”刘砺兵介绍说。

  贾萌认为,此类案件犯罪成本较低,被害人往往不愿他人知道自己托关系的“不光彩”行为,即使被骗也不愿告发,极力掩盖事实,致使犯罪分子不易被查获,或查获时距案发时间较长,赃款已被挥霍。

  从办案情况看,此类案件退赔率低,受害人很难从经济上挽回损失。包莉娜透露,吕某一案中,有些受害学生本来可以上二类本科,却因受骗连大学都上不了。

  刘砺兵解释说,利用高考进行诈骗法院一般会认定为“诈骗罪”。量刑从5000元起刑,诈骗10万元到50万元的,判处3年至10年有期徒刑;诈骗50万元以上的,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积极退赔会对被告人量刑产生实质性影响,退赔越早越有利,但实践中退赔的很少。”刘砺兵说,因此高考诈骗案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非常常见。

  加大招考透明度增强信任

  多位法官、检察官表示,多方面原因造成目前高考诈骗犯罪突出。

  刘砺兵说:“确实有人通过‘打招呼找关系’把本不该招录的考生招到了学校,托关系走后门不良社会风气向高考领域渗透,是此类犯罪屡打不绝的根本原因。”

  贾萌表示,很多受害人缺乏对高招录取制度的了解,尤其是“自主招生”等新高考政策。加之对招录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解答,都会造成公众对招录制度的不信任。此外,升学难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客观存在,尤其是就业形势愈加严峻,似乎只有上名校才能有好前途。

  针对愈演愈烈的高考诈骗犯罪,贾萌建议加大公务、政务行为透明度,增强民众对公权力的信任,如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招生工作程序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考生和家长也应全面了解高招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受害考生家长往往经过多层请托,上当受骗后能拿出的书证一般很少,有的给犯罪嫌疑人办事费用时甚至没有让对方打收条,大大增加了法庭认定涉案金额的难度。”刘砺兵提醒道,遇到此类事情的考生家长,一定要注意保存好证据。李娜

【编辑:姚培硕】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