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制日报:古迹遭“黑手”法治必须硬起来

2013年06月21日 11:01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来,国内频频曝出文物受损事件,从武当山“最强到此一游”到北大花神庙变“许愿墙”,从民国建筑金陵台、妙高台被“强拆”到五座先秦古墓被毁。文物古迹被损毁之事层出不穷,究竟是国人素质有待提升,还是政府相关机构监管不力?而我们又能从那些已遭到破坏的文物遗迹中,得到什么启示?

  国内古迹频频遭遇“黑手”,有的被“到此一游”,有的被强制拆除,这些“黑手”说是个人素质问题远远不能到达事实的真相,而法治的疲软乃是直接的原因。有法可依,是保护古迹的第一条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乃是最切实而根本的。因为对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并非没有法律,只是违法成本过低导致破坏者为所欲为。如果能够将法治落实到底,将违法成本提升到必要的高度,古迹的保护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每个人的一种意识,反之,没有法治的落地,任何保护都只是空中楼阁。可见,法治疲软乃是古迹遭遇“黑手”的根源。

  古迹被损坏的形式多种多样,游客的随意雕刻是一种直观上素质低劣的表现,但景区的管理也必须跟上,现代化的监控手段要运用到景区管理中,让所有人都不敢去随意雕刻,形成威慑才是长久之计。而对于古迹被强制拆除,更应该注重古迹保护条例的落实。各种古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如果对历史都没有敬畏的话,未来也将是一片苍白;如果连古迹都不及时保护的话,未来将会失去文化的根基。保护不仅仅是文物局的事,往往在现实中文物保护部门面临的是无权尴尬,因为按照现行的保护条例,有的并不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诸如被强拆的梁思成故居就是如此,想保护却不能保护。

  当年,为了建设天安门广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奔走呼号,呼吁不能拆毁北京古城墙。并说,“五十年后你们会后悔的!”可惜的是,五十年后,不仅没有后悔,反而更加猛烈,他自己的故居也被拆了!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面对古迹频频遭遇“黑手”,网络上的各种讨伐和谩骂都将是无济于事的,过过瘾而已。因为没有法律的强有力规范,让古迹在合理合法的条件下存在,任何谩骂都不解决问题。比如对随意雕刻古迹的人予以重罚并公之于众;对开发商强制拆迁古建筑的行为纳入刑法范畴,这样的保护才能有威慑力,才会有长久性。

  当然,更让人觉得可怕的是,地方政府的发展思维中,各种行为都要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理念。可以说,古迹频频遭遇强拆大多是为了GDP增长让路。可见,法治的强硬也应该将地方政绩的考核纳入其中,不单纯以数字增幅来考核一个地方官员的政绩,而是以环保、民生、和谐幸福等指标体系为基准,违反这些基准都应该打零分。而这个指标体系最终打分的不应该仅仅是上级部门,应该包括当地的人民群众,这样才能为保护古迹绷紧每一根弦。(王传言)

【编辑:王永吉】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