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王书金”案背后的舆情不容忽视

2013年06月26日 13:12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法院依法审判,不应受到外界的干扰,但面对如此激烈的舆论反应,司法机关还是应该用更公开的信息、更扎实的证据去回应,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增添案件的疑点。

  昨天上午,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审理上诉人王书金强奸、故意杀人一案,这起案件因与“聂树斌案”有密切关系而备受关注。河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员答辩认为,王书金的供述与案件的实际情况在关键情节上存在重大差异,石家庄西郊强奸杀人案并非王书金所为。(本报今日A14版)

  嫌犯供认罪行,检方证其清白,法庭上的这一幕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给原本就饱受质疑的“聂树斌案”再添争议。的确,法院依法审判,不应受到外界的干扰,但面对如此激烈的舆论反应,司法机关还是应该用更公开的信息、更扎实的证据去回应,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增添案件的疑点。

  对过去一些冤假错案的经验性认识,让公众对“聂树斌案”翻案充满了期待,司法机关在审理“王书金案”时,应当有更充分的准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佘祥林案”、“赵作海案”以及前不久平反的浙江“张氏叔侄案”,让公众看到了冤假错案产生的可能性。另外,“聂树斌案”的死刑复核权由河北省高院行使,该权力下放至高级人民法院,后来也被证明促成了一些错案。在聂树斌未被枪决时,当地媒体对该案的报道中有“攻心战术”、“突审”等字样,与一些涉嫌刑讯逼供的错案情节相似,加上“真凶”王书金的“偶然”出现,更让人们看到了翻案的可能。然而,此次审理“王书金案”,检方的作为与公众的想法相去甚远,也难怪会引起强烈的质疑。

  从现有的报道来看,“聂树斌案”疑点重重,舆论对“王书金案”的关注,是希望后者能够提供一个机会,解释整个案件中的疑点。据媒体报道,当年聂树斌被执行死刑,其家人在前往探望时才得知消息;聂树斌母亲多次申请拿到判决书,却长期遭到推诿。由于王书金的出现,人们看到了这些疑点得到重新解释的可能性,舆论对“王书金案”审理过程的不满,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担忧:一旦法院认定王书金与石家庄西郊强奸杀人案无关,“聂树斌案”的疑点可能会继续悬疑下去。对于这种担忧以及“聂树斌案”引发的各方质疑,司法机关是不能回避的,审结“王书金案”并不意味着消除了全部疑点。

  话说回来,无论是社会舆论的声音还是司法机关的审理,共同的目标都是实现法律的尊严,维护司法的正义。社会舆论不能干扰司法,司法同样要给予舆论充分的尊重,两者出现了激烈争议,就是在提醒司法机关审慎地履行职能,还原真相、解释疑点。更何况,有不少质疑的声音是来自法律界的,如果案件疑点得不到有力回应,很可能对司法机关的权威性造成损害,甚至会导致人们对法律的不信任。无论是“聂树斌案”还是“王书金案”,舆论的质疑都应该得到河北省高院的高度重视,对舆论质疑置之不理,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目前,考虑到辩护人查阅证据材料的要求,“王书金案”已宣布休庭,我们期待在后续审理过程中,司法机关能够重视“批评”的声音,给舆论质疑充分的尊重,用充足的证据去回应质疑,用公正的审判维护司法正义。(评论员 娄士强)

【编辑:吴涛】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