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小i机器人起诉苹果侵权案开庭 专家剖析关键点

2013年07月03日 16:20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从iPhone4S发布开始,果粉们就发现,“苹果”产品增加了一个“小秘书”Siri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读短信、寻找餐厅、查询天气、语音设闹钟等。但美国苹果却因此被国内一家公司指控,涉嫌侵犯其专利权。

  在预备庭审理近3个月后,昨天,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了此案(详见本报今年3月27日法治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相关专家,剖析此案的诉讼关键。

  争论司法鉴定 当庭比对技术

  在昨天的庭审中,双方的争议焦点主要围绕原告出示的一份司法鉴定意见书,该意见书确认被告被指控的技术方案落入了原告的专利保护范围。

  对此,被告苹果公司的代理人指出:“鉴定资质存疑、鉴定方法荒谬、鉴定对象不合适、鉴定结论不认可。”代理人认为,该份鉴定报告是由原告委托上海浦东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所做的,鉴定机构级别不够,原告应委托最高法或司法部核定的更高一级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此外,被告代理人指出,3名鉴定人的资质证书显示,他们仅拥有计算机司法鉴定资质,而本案需要的是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其资质并不相符。此外,被告还认为,该鉴定方法采用了“黑盒”测试法,这是用功能和结果来反证技术方案,“条条大路通罗马,你怎么证明我是乘高铁,还是乘飞机?”

  对于被告的质证意见,原告代理人也一一予以反驳。首先,鉴定机构由上海市司法局核定资质,没有必要再向上一级鉴定机构申请。其次,此次诉讼的核心就是一个计算机程序,3名鉴定专家的资质正好对口。至于为何采用“黑盒”测试,是因为被告方始终不肯配合提供相关的技术方案,没有办法固定和确认一种技术方案,迫使鉴定机构只能采用这一专业测试方法。实际上,“黑盒”也是一种普遍运用于工程领域的常规做法,鉴定结构严谨、程序合法、内容可靠。

  专家剖析诉讼关键点

  对于这起备受关注的中外专利权纠纷,诉讼双方输赢的关键点是什么?为此,记者独家采访了上海市律师协会信息网络和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远超。

  ■关键:谁拥有专利权

  根据目前情况显示,上海智臻认为,自己早在美国苹果公司之前,就在中国申请获得了专利权。而美国苹果也“底气十足”,认为自己已获得了国际专利的认可,合法拥有专利权。

  马远超介绍,专利权是有地域性的,在美国申请的专利并不表示就获得了在中国的“通行证”。如果美国公司要向其他国家市场拓展使用该专利,还需向各国专利主管部门申请,获得专利证书,才能授权在该国使用。

  ■出招:双方各出“撒手锏”

  目前,美国苹果公司已经向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撤销“小i机器人”专利。马远超对此分析,这招实际上是想釜底抽薪,只要美国苹果公司能够证明在“小i机器人”申请注册该专利前,中国市场已有在先的类似技术方案,该专利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那么该专利就有可能被撤销,上海智臻也就失去了状告美国苹果公司的权利。

  在法庭上,“小i机器人”的专利技术方案和Siri的技术方案比对是争议焦点,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主要的举证在原告,但被告肯定也会根据原告证据给出有力质证意见或反驳证据。

  马远超分析,虽然此次上海智臻并没有提出赔偿金额,但这次确权诉讼如果美国苹果一旦败诉,具备Siri功能的苹果产品要么选择去掉这项功能,要么停售。双方也有可能接受调解,美国苹果将为收购或使用该专利“埋单”。但无论结局如何,此次专利权纠纷很可能又将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记者 宋宁华)

【编辑:王硕】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