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严打药品违法生产经营 移司法查办假药案增加

2013年10月23日 01: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兰州10月23日电 (李开银)甘肃省食药监局22日披露,7月至10月,甘肃省食药监局开展以“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生产、严厉打击药品违法经营、加强药品生产经营规范建设和加强药品监管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下称药品“两打两建”行动),深挖带有区域性、系统性特点和“潜规则”性质的药品安全隐患,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行为,移送一批违法案件,着力解决药品安全突出问题。

  截至9月底,甘肃对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生产企业、中药材批发零售企业及使用单位进行了1638批次的药品抽验,经检验确认不合格药品364批次

  近日,嘉峪关市检察院对河南籍人吴某、罗某因涉嫌非法收购经营药品,依法批准逮捕。今年4月份,河南籍人罗某来到嘉峪关市,通过在医院、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张贴收购药品、兑换医保卡小广告,非法收购药品,与吴某协作销往外省,至案发非法收购经营药品金额已达9万余元。该案是嘉峪关市食药监局在药品“两打两建”专项行动中,严厉查办的一起非法经营药品案件。

  据悉,此次专项整治重点是药品生产环节、药品经营环节和中药材市场。

  在药品生产环节,重点打击中药、化学药品的违法生产行为主要是违规购用非药用原辅料生产药品行为,擅自变更生产工艺生产药品,原辅料未经检验投料,不落实药品批批检验和未经批准委托生产药品等行为。

  在药品经营环节,重点打击互联网非法销售药品、经营企业出租出借经营资质、把关不严导致假劣药品流入合法渠道、将药品销售给未取得资格的企业和使用单位、从不具有合法资格的企业或个人购买药品、诊所非法渠道购进药品和购销假劣药品、违法配制制剂等七种违法行为。

  在整治中药材市场方面,重点打击制售染色增重、掺杂使假等假劣中药材,中药材市场周边中药材加工黑窝点,以及药渣废料回流市场,销售中药饮片、中成药或化学药品,销售毒性药材、保护动植物制品等行为。

  甘肃省食药监局要求各地要严惩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全省食药监部门已向公安机关移送袁某制售假药家传蛇蝎膏、李某制售假药“李氏透骨膏”等涉嫌犯罪案件26起。

  2011年5月1日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将生产、销售假药罪由具体危险犯转变为行为犯,降低了制售假药犯罪的入罪门槛,只要主观故意生产销售假药的,即构成刑事犯罪。

  甘肃省食药监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全省移交司法机关查办假药案件呈增加趋势。(完)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