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孕妇就医多次碰壁 医生:医患关系紧张不敢担风险(4)

2013年10月31日 07:55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危重病人界定需量化

  看病难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马革开夫妻就医难的经历却令人深思。是什么,挡住了患者求生的道路?

  “医院拒绝接收病人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科室能力不足,医资技术有限,还有一种是医生经验不足。在这两种情况下,医院不能拿病人的生命开玩笑,必须建议转到有能力、有条件的医院。此外,医生害怕承担高风险,或是觉得病情医治起来太麻烦、不讨好,治疗费用不好收等,也可能成为拒收患者的原因。”安徽省一家知名医院的医疗工作者告诉记者。

  “现在医患关系很紧张,这是众所周知的。医生也害怕万一冒着风险做手术,失败了,会惹来麻烦。”不少医生这样对记者说。

  在对马革开夫妻的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同一家医院即使门诊部医生同意患者住院,可能在住院部也会卡了壳。

  “门诊部开住院单,一天能开几十张,但是床位不一定有,需要按照预约先后接收。但是危重病人一般必须接收,还会开通‘绿色通道’,给予优先安排。”有门诊医生告诉记者,但是什么样的病人属于危重病人,什么样的病人必须接收,还是掌握在医生的手中。

  “这就是问题所在,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标准,量化危重病人管理,对什么情况下必须接收、如何接收,接收后产生的费用如何解决等予以明确规定。只有标准清晰化了,出现问题才好追责。”安徽省知名社会学家王开玉说。□本报记者李光明

【编辑:马婷婷】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