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微信朋友圈成购物圈 因人情世故商品维权成难题

2013年12月11日 11:20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参与互动(0)

  点开微信朋友圈,有许多兜售产品的诱人图片和文字,让朋友圈俨然成了一个“购物圈”。近日,就有市民向本报社区联络站反映,微信朋友圈里的推销行为让人烦恼,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人情味。

  “朋友圈里都是熟人,从朋友手里买东西比较放心,出了问题也好解决。而且对方比较了解我,知道什么样的产品适合我。”市民赵娟从去年开始,过起了在朋友圈购物的生活,她表示自己买的一些衣服、包还是很满意的。

  但并不是人人都有愉快的微信购物经历。看着刚拿到手不久的某品牌背包,市民李女士很郁闷。一周前,李女士花了900元从朋友圈里买了一款背包。“店主是我大学同学的朋友,专做国际品牌,当时看图片和文字介绍都不错。”李女士说,当拿到实物以后,她傻眼了。“跟市场上五六百元的仿品差不多,皮质一般,包上的金属扣做工也不精致。”

  当她通过微信,跟对方协商要退货时,事情就没那么容易了。从一开始的冷淡回复,到最后变成了杳无音信。因为是同学的朋友,也不好意思继续“纠缠”,李女士只好放弃了退货的念头。这次的购物经历让她直呼“坑爹”。

  对此,西宁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范的对象是经营主体,但在微信上卖东西的大多只是个人,不在法律规范的范围之内。尤其在网上公然叫卖“高仿”物品,其行为涉嫌侵犯名品的知识产权和非法经营。对于这种新兴但尚未建立成熟机制的购物方式,消协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慎重一些。如果遇到微信推销,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即便是朋友间的交易,也要“约法三章”,交易前对卖家的销售信息进行核实。此外,如果是选择微信购物,最好不要直接支付,要先问清楚卖家是否有实体店,是否能提供正规发票后,再选择购买。(记者 郭蕊)

【编辑:李欢】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