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节后民工务工旺季到来 黑职介瞄准打工潮开门行骗

2014年02月21日 11:02 来源:贵阳晚报 参与互动(0)

多名被骗的求职者在接受监察人员询问笔录

  最近正值农民工找工作旺季,记者近日暗访发现,不少黑职介诈骗团伙“生意”十分红火。昨日,一伙黑职介被查,一名工作人员在现场大呼“还没赚到钱,被查很冤”。

  记者发现,黑职介的“招聘”广告都用A4纸打印,上面写着某大公司招聘文员、话务员、驾驶员等各种岗位,待遇在1800到5500元不等。昨日上午,记者佯装求职者拨通了野广告上“陈主任”的电话,对方约定了报名地点。当记者赶到位于众夏大楼13楼的“贵州百润隆劳务工程有限公司”时发现,该房间内摆放着5组办公桌,上面都有电脑、资料夹、“人事部主任”等物品,房内有40多名求职者,大部分为农民工模样。

  经过了解,每一个求职者都必须先交纳一笔管理费后,才能得知将被介绍去的工作单位名称和地址。随后,贵阳市劳动监察支队接到举报,5名监察人员很快赶到现场进行调查。与此同时,“办公室”内的近10名“工作人员”已悄悄溜走。在接受调查过程中,现场的一位中年妇女突然哭诉起来:“钱还没找到好多,你们就来查,太不公平了!”

  据了解,这个“百润隆劳务公司”的经营许可证去年已被吊销。监察人员发现,该“公司”的这些“工作人员”10年前就曾因“黑职介”被查处过。据贵阳市劳动监察支队监察三科副科长张炜介绍,这些黑职介通常与他们介绍去的企业是一个团伙,当求职者被推荐去上班后,还会被收取一部分押金。开始工作后,用工企业会设计让求职者出差错,从而让求职者不敢索要保证金就离去。“这样一来受害人也不会报警或者投诉”,张炜说。

  在昨日的查处行动中,执法人员收缴了大批准备上街四处张贴的野广告,和部分求职登记表。同时给在场的求职者分别做了询问笔录,准备通知未在场的法人付金龙到支队接受处罚,并退还收取求职者的费用。(张红梅 本报记者 聂俊)

  黑职介

  为啥难禁?

  据了解,黑职介诈骗团伙,从2000年前后,就开始在贵阳作祟,10多年来屡查不绝。劳动监察部门人士表示,因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大、农民工维权能力和意识过弱,造成执法人员很难有效打击到这些团伙。

  据市劳动监察支队监察三科副科长张炜介绍,因不少农民工缺乏社会阅历,不知道到正规人才劳动力市场求职,也不晓得哪些是自己的合法权益,非常容易上当受骗。“一个简单的例子,不少受害者交了钱后,收据被黑职介一句话就拿回去了。就算他们来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也很难有书面证据!”张炜说。

  此外还有专家认为,对于黑职介的处罚仅仅为罚款1至5万元,吊销经营许可证,关闭其机构的处罚不算严重,对于黑职介来说违法成本较低,也是其屡查不绝的原因之一。 ■聂俊

【编辑:李欢】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