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昔日名人夫妻债台高筑潜逃东北 被捕时正卖包子

2014年05月05日 15:48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参与互动(0)

  “一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是一个事件。一个事件,再处理不好,就是一个事故。事故继续处理不好,就会有人出事……”这是2012年5月20日,徐某写下的最后一条微博。两天后,他与妻子潜逃东北;4个月不到,两人作为网上逃犯,因涉嫌诈骗罪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

  提到徐某、李某夫妇,曾几何时是扬州的名人,丈夫经营着扬州最大的手机卖场、演出公司,获“江苏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妻子能歌善舞,时常在丈夫举办的演出中登台献声,本职工作又是事业编制。如此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竟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许多人在听到这一消息时都不敢相信。甚至一些受害者在遭遇诈骗后,还沉迷在“他们会东山再起”的美梦中,直到被捕的消息确认后,才慌忙找到警方报案。

  其实,徐某本是一个有为青年,有着正当的工作,但一次贸然“下海”的失败,并没有成为他总结经验的阶梯,反而让他变成了一个“赌徒”——不惜四处借贷,妄想以更大的投入换来“一夜暴富”。没想到,最终的结果是将自己和妻子推入了“高息借贷”的雪球中,直到崩塌前的一刻,他才写下了开头那篇“处理不好”的总结,然悔之晚矣。

  近日,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徐某单独或伙同妻子李徐,向多人借款合计一千余万元,无力偿还而逃匿。徐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五百万元;李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一百万元。

  这对名人夫妇为何而堕落?本期读案为您讲述。

  【第一回】

  “大老板”借钱承诺“高息”

  上百张借条借来上千万

  张某,是某事业单位的员工,收入稳定,日子看起来风平浪静。然而,一次向同事借钱的经历却险些让他倾家荡产。

  张某的一位同事在扬州可谓小有名气:老公是扬州规模最大演出公司的董事长,承办扬州几乎一半的演出活动,夫妻俩在市区还拥有多处房产……这位同事叫李某。

  按常人的思维,李某徐的老公那么有本事、有实力,平时见一面都难,有机会和这样的名人接触,怎么会拒绝呢?

  然而,接触的起因却是——借钱。就是这个当时听起来不以为然、事后令人后悔万分的由头,险些令张某倾家荡产。

  2011年8月的一天,李某徐在单位里放出风声:“老公的公司最近因单位欠款出现资金紧张,向大家集资筹点钱,年息20%。”

  消息一出,立刻在同事间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老公那么有钱,怎么还会来筹钱?”

  “你懂什么,人家做生意的难免会有资金流转不灵的情况。”

  “利息这么高,人家实力雄厚,肯定能赚回来,你不借我借。”

  就这样,在短短的时间内,凭借老公的声望,李某募集到了近200万的资金。其中绝大多数都有借条,有不少还是由李某徐亲笔签名,利息也大多在15%-20%之间。

  200万看起来不少了吧?可这只是徐某利用李某的名头所借来的钱。这位旁人眼中的“大老板”、大名人,借的钱可不算少。

  承办快女演唱会,他借了300多万;承办某企业庆典,他借了200多万;对外宣称要举办江苏旅游节,消息传开后,数十家广告商、灯光租赁商、演艺经纪公司纷纷找上门,希望与他合作,徐某借口“竞标”收取高额抵押金……

  而这些借款,徐某在拿钱时无一不向对方承诺高额的利息,利滚利,截至案发前,上百张借条共计金额已经达到了几千万。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根本数不过来了。”

  只是,由于被其声望所迷惑,绝大多数人在“慷慨解囊”时都没有想过一个简单的问题:他为什么要借钱?

  【第二回】

  多处房产,家有豪车“不缺钱”?

  事后一查,才发现是“空架子”

  先不说借钱的理由,咱们来看一看这位董事长大人是否真的如他人所述一般“实力雄厚”吧。

  在借钱之前,张某的心里曾算过一笔账,就是徐某夫妇的财产有多少。“她(李某)带我们去过一些地方,都说是自己的房产,之前还去了一次槐泗,说是在那边正看着一幢别墅,价值180万。”

  都说人在外,有钱也要做到“不露财”,不过徐某夫妇却没有那么“低调”。夫妻俩对外宣称的所谓房产大致包括:万花园小区房产一处(面积110平方米),江都某豪园别墅部分产权,市区多处门面房,鑫林苑小区门面100平米,市区某手机卖场门面,力宝广场精装公寓……

  此外,家庭用车的配置也是格外豪华:价值百万的保时捷卡宴,价值50多万的宝马5系,20多万的甲壳虫。照这么算,徐某夫妻俩的资产怎么也得有上千万吧?

  也正是被这些“资产”所迷惑,无论是李某的同事还是徐某的朋友,都是很爽快地借了钱给他。“借给他是有保障的,一定能还上。”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有保障”的人,在借了上千万的钱之后,突然在2012年5月的一天,人间蒸发了。

  “班也不上了,电话也打不通,后来听人说是资金方面出了问题,正在被警方调查。”直到这时,张某等同事才慌了起来。

  通过与房产部门的多方调查求证。张某等人才发现,上述的所有房产中,只有一处属实,即万花园的房屋,但在此之前,此处房产已经被二次抵押给了公司,贷款了65万元,并且这套房子还是李某所有,其他均是虚构的,徐某名下并无任何房产。

  而豪车这一块,通过调查后警方发现,均是徐某通过租赁公司,通过以租代售的形式租借的。其中宝马轿车还曾因徐某欠钱不还,被债主扣留过。徐某本人的确有过一辆轿车,是大众宝来,价格不过10万出头,而且早年间就被抵押给了他人。

  真实的财产情况被调查出来后,张某等人惊出了一身冷汗,就这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背景,却疯狂地集资了成百上千万。现在人跑了,自己的血汗钱还要得回来吗?

  【第三回】

  勤勤恳恳,“大骗子”原本是个好青年

  生意失败,“借钱做生意”却成了习惯

  2012年8月的一天,哈尔滨香坊区街头,一家包子铺装修简易,并不算引人注目。经营者是夫妻档,看似是过日子的寻常人家。也许,只有从女主人擦桌洗碗略显生疏的动作中能看出,她以前没怎么做过粗活。

  她就是李某,而一旁神色警惕的男子正是一同潜逃的丈夫徐勇。曾经的名人夫妻,如今成了街头小贩。

  徐某,今年44岁,早年间从技校毕业之后,来到了无线电厂工作,慢慢熟悉了业务。与妻子结婚后,他开始创业,做通讯器材,随后经过逐年积累,开了扬州当时最大的手机店。

  2006年左右,见别人做生意“起了家”,徐某自己也想赶一下流行。通过多方的观察、调研,他相中了市区一家门面,想开一个酒吧。

  当时的酒吧生意很兴隆,但是装修却需要不少钱。没有太多资金的徐某想到了借钱。先后和他人借了两笔,共计41万元,这给他“向人借钱做生意”的习惯开了头。

  然而,等到自己的酒吧开业后却发现,生意惨淡,没过多久,以几万元的转让费,酒吧被徐某出手转卖了。

  “当时生意失败之后,我实际上就没有什么钱了,是个穷光蛋。”徐某对办案民警说。

  但穷归穷,徐某的志向可不短。由于常年给一些演出、企业提供联系器材,加上能说会道,徐某在圈内积累了一定的人脉,便想到自己开一家演出公司,赚钱来弥补之前的亏空。他将经营的通讯器材店铺演变成了联合演出有限公司,自己出任董事长。

  “先垫付——再找公司结账”,这是演出公司大多的经营模式,在保证一定利润回报的同时,这个行当最大的门槛,就是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

  可徐某压根没钱,怎么搞演出呢?答案是:高利息借贷。可以说从公司开张那一刻,就注定了徐某将踏上“高息借钱——还不上——借钱还利息”的不归路。

  【第四回】

  一片虚华,名誉的背后是一摊烂账

  做梦时都在编织谎言和别人借钱

  在此之前,徐某曾有过在歌舞团的工作经历,对这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他,在公司开张之后便邀请到了不少一线的歌星,策划举办了多场大型演出。公司也以可喜的速度发展了起来。被评为“江苏十大杰出青年”后,他也迅速成了扬州的名人。

  然而,名誉的背后却是一片烂账。由于每次搞活动、办晚会都需要向他人借钱,所得的利润基本都用来偿还利息了,到后来,借的钱越来越多,公司赚的钱根本已经应付不上了。

  在徐某借的不少钱款中,本金或许还无需立即偿还,但利息却是每个月结算一次的。眼见利息越滚越高,为了应付债主的追债,徐某只好“拆东墙补西墙”,到了后期,每次借来的钱几乎很快就会被债主瓜分。

  虽然烂账数不清,但一开始徐某还是尽力将生意维持住。首先,这是他唯一的经济来源,不能断;其次靠着举办一些大型的演唱会、晚会,自己的名声可以有保障,向他人借钱时也更加有理由。

  不过到了后来,由于催债的人越来越多,徐某的电话每天几乎不停地在接听债主电话,这耗干了他最后的精力。2012年之后,公司就没有再接过任何生意了。

  “每天醒了就是在不停地应付债务,做梦的时候都在编织谎言和别人借钱。”这是徐某在出逃前的生活状态。

  眼见债务实在躲不过,徐某还利用起了好友的同情心。原本健康的女儿被他说成是白血病,以这个理由他借来了数十万元。可此时他早已债务缠身,用这个“昧着良心”的理由借来的钱也只是杯水车薪。

  随着时间推移,催债人的耐心也渐渐被消磨,催债行为越发过激。2012年5月,他携李某和女儿潜逃,来到了哈尔滨开起了包子铺,隐藏身份。

  被捕时,徐某正在卖包子,包子铺里只有4000多元钱。(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通讯员 张成河 卜艳 张德安 记者 刘宁

【编辑:王永吉】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