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黄海波嫖娼被网友同情 专家:力挺小恶混淆价值观

2014年05月21日 08:49 来源:法制网 参与互动(0)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之下,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事件产生不同看法。要保证整个社会不失序,关键就在于守住法律这条基本底线。用一个大的错误来否定小的错误、用一个大的恶来否定小的恶,不仅在逻辑上难以成立,也严重违背了基本的法治精神,突破了法律底线

  知名演员黄海波因嫖娼被北京警方抓获,经审查,黄海波对嫖娼一事供认不讳。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嫖娼将被处以行政拘留十五天的处罚。

  这一本应毫无争议的违法事件,因黄海波的名人效应而迅速在网上发酵,一股“同情黄海波”、“力挺黄海波”的声音顺势而起。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违法事件发生之后,网络上往往都会兴起一波对违法者的同情、包容情绪。多数人的理由是,相比那些“大恶”行为,这些“小恶”、“次恶”不算什么。有网友甚至将像黄海波这样行“小恶”而不做“大恶”的人称为“业界良心”。

  在有关专家看来,此类反常网络舆论不仅混淆了价值观,也突破了法律这条底线。“更大的恶”不应被作为参照来包容“小一些的恶”,只要是违法行为就不应该被“力挺”,因为法律是评判善恶的底线参照。

  违法者屡屡被“力挺”

  “黄海波挺住!今天我们都是黄海波。”黄海波嫖娼被抓消息传出之后,这条带着标语性质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

  几大网站的调查数据显示,近8成网友对黄海波嫖娼一事表示理解,认为这只是单身男人的错误行为,只要他知错能改就好。

  黄海波的圈中好友也选择在微博上“力挺”。一些同为公众人物的导演、演员们表示,黄海波“人品很好,随和,没有架子”,人无完人,希望大家宽容;还有演员说:“不管是结婚生子还是未婚嫖娼,都是很人性的事情,提醒各位好事的网友,我们演员也是人……”

  类似的网络情绪在不久前广东省东莞市的扫黄风暴中也曾出现。

  今年2月9日,有媒体播出记者暗访东莞酒店、桑拿等色情服务场所视频,曝光了一些被称作“城市名片”的四星级、五星级酒店明目张胆的招嫖卖淫活动。当日,东莞出动6000余名警力,统一开展全市查处行动,12家涉黄娱乐场所被查封,多名公职人员被停职调查。

  在这轮声势浩大的“扫黄”行动进行的同时,一场舆论风暴在网上悄然掀起。

  当天晚上微博@那个野和尚发起“东莞挺住”话题,不到24小时此话题跃居新浪微博话题榜榜首,被提及达30余万次。

  由此发酵,新浪微博上关于东莞的话题迅速增加到十多个——“东莞挺住”、“东莞不哭”、“众志成城,东莞加油”、“今夜,我们都是东莞人”等标语纷纷出现。

  在此基础上,一些观点更加鲜明的标语开始出现:“卖淫嫖娼没有受害者”、“卖淫是弱者的权利,打击卖淫就是断绝弱者的生路”……

  相关法学专家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抓获黄海波嫖娼还是东莞大规模“扫黄”,在法律上都是无可争议的。而之所以会产生反常的网络情绪,源于网民们习惯将嫖娼等这类“小恶”、“小违法”与性质更加严重一些的“大恶”、“大违法”做比较,并得出“小恶”、“小违法”可以包容的结论。

  一条在黄海波事件中被广泛转发的微博可以佐证:“宁愿嫖娼都不碰女演员,业界良心,德艺双馨,堪称楷模!没女朋友,没结婚,没出轨,不搞潜规则,没用公款,不开发票,还想怎样?娱乐圈的典范,业界良心!”

  此类逻辑在之前发生的多个公共事件中均有体现:在一些公交车纵火案、机场爆炸案等极端暴力事件发生之后,有网友将施暴者的行为与诱发其施暴的公权力违法事件相比较,最终牵引舆论“同情施暴者”;在城管与小贩屡屡发生的冲突中,网友习惯将小贩们的过激暴力举动与部分城管人员的暴力执法相比较,认为后者更加恶劣,因此而表达“力挺小贩”情绪。

  “黄海波事件也一样。网友对公权力行为的容忍度比较小,而对娱乐类公众人物的失当乃至违法行为的容忍度会相对高一些。从法治视角上看,这种观点是存在问题的。”长期研究网络传播的武汉大学教授沈阳在接受《法制日版》记者采访时分析。

  法律底线不能突破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之下,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事件产生不同看法。要保证整个社会不失序,关键就在于守住法律这条基本底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一个可以明确的事实是,卖淫嫖娼行为被我国多部法律法规所禁止。

  以黄海波嫖娼事件为例,支振锋认为,用一个大的错误来否定小的错误、用一个大的恶来否定小的恶,不仅在逻辑上难以成立,也严重违背了基本的法治精神,突破了法律底线。

  “对于任何违法行为,参照物不应该是更大的违法行为,而只能是法律。”支振锋直言,参照物混乱,将直接导致社会价值观错乱。

  他解释,法律是一条底线共识,在此之上是道德的评判。

  “嫖娼是否有违公德?这个问题应该很容易做出判断。当一些网友对此无法做出判断时,说明他的价值观已经产生了错乱。他们在个人价值观上丢失了反思精神,普遍放低了道德标准。”支振锋认为,为黄海波辩护,其实是部分网友在潜意识里放弃了个人审思。

  他提醒,在价值观多元化时代,有两点原则应该被主流舆论所坚守:一个是法律底线不能突破,一个是价值观不能乱。记者范传贵

【编辑:王永吉】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