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民企“千万礼单”背后的隐忧

2014年07月18日 09:26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漫画/朱慧卿

  近日,湖南一家民营企业股东在微博上“自曝”一份向银行的送礼清单。其中包括办理贷款业务开支、银行考察开支、招待费用、某行长乔迁送礼、某行长住院送礼等,企业存续5年间共计972万元。(7月17日《法制晚报》)

  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细节是,这家民营企业已在2011年破产倒闭了。可以想见,如果这家公司还没有破产,企业的经营还在顺利运转,作为当事人之间秘密的送礼单恐怕还不会曝光。如今,企业倒闭之后,银行和民企之间因贷款纠纷对簿公堂,这份牵扯着秘密关系网的送礼单才有机会公之于众,这就是所谓的“鱼死网破”。

  礼单摘要里明确备注“某行康行长乔迁送礼”、“某行陈行长住院送礼”、“办理业务开支”、“招待银行开支”、“购茶叶送礼”、“银行考察开支”等名目。企业存续5年间累计送礼共计972万元。大大小小的礼物、礼金、请吃请喝账单,展示出企业和银行之间的“礼尚往来”是多么密切。而企业精心记录的“送礼单”,不仅为了方便今后企业内部的财务结算,更重要的意义是列出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本质上也是一张很有分量的“讨债单”。

  企业家不会无事献殷勤,他们送出去的礼是一种投资,必定要从收礼的单位收回相应的回报。在企业和银行之间,那一笔笔礼单犹如欠账单,摆放在各人心里,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当企业遇到融资、贷款等需要摆平的难题,去登门拜访送过礼的银行相关工作人员,犹如怀揣账单上门讨债,双方自然心知肚明。“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本该忠于职守的工作人员,难免要把“礼尚往来”摆中间,把公事公办暂时摆两旁。该办的事情肯定办了,不该办的事情也会受到特别的关照,国家的金融政策执行、银行的信贷操作流程还能固若金汤吗?

  对送礼单上列出的收受礼物和吃请问题,相信纪检部门必定会“按图索骥”严格查处。但是,对涉事银行的调查,不能止步于这份送礼单本身。还需举一反三地严查深挖——在意外暴露的送礼单以外,收藏在其他银行抽屉里、暗藏在其他企业心里的送礼单还有多少?寄生在权钱交易基础上的银行业畸形“潜规则”还有多少?纪检部门应以此事为契机和突破口,对银行业内可能以权谋私的“高危”部门和人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处理,为银行业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生态修复”。(伍若毅)

【编辑:刘艳】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