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警察办案心理测试揪真凶:绝非简单测谎

2014年08月13日 16:37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警用老物件。 张玉军摄

  一副不起眼的手铐,谁能知道它曾经在近30年中铐住过约3000名扒手?几架今日看来已经笨重不堪的仪器,当年却是北京公安指纹识别、枪弹识别、心理测试、DNA检查等诸多高精尖技术的发轫。

  心理测试揪出真凶

  警察博物馆二层展厅里,有几幅照片拍摄的是被切断的电线、电缆,从周围的器物上看,它们是某架飞机上的东西,只是毫无构图美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罕见的破坏飞行器案的现场。如果不是飞行员的高度谨慎,这架尾舵上所有电路全部被切断的飞机将在马航MH370之前,开创一个航空史上前所未见的谜团和惨剧。

  2004年11月27日,福建某机场,一架民航飞机的飞行员正在做起飞前的例行检查。他发现,尾舵的故障灯亮了。按常规,一些很小的毛病也会造成故障灯报警,这对于每天在天上飞来飞去的飞行员而言,太过常见,几乎没有哪次会影响到飞行安全。然而这位飞行员相当谨慎,他要求机械师去检查一下。下令的这一瞬间他其实也没想到,正是这道命令,挽救了飞机上所有人的性命。

  机械师颤抖着声音报告:“尾舵电路全断了!”就在他话音落下的时候,驾驶舱内全体机组成员的冷汗涔涔而下:这意味着,飞机可以正常起飞,但它永远只能向上飞,再也无法主动降落——除非等着油料耗尽,像块石头一样砸下来。

  这起蓄意破坏航空器案迅速成为公安部门高度关注的大案。当地警方查找到一切有可能接触到这架飞机的人。在全部22个可能接触过飞机的人当中,民警首先盯上了一个主要嫌疑人:此人早就和航空公司领导有矛盾,多次在公开场合嚷嚷“我就得弄点事,让他们都难受难受!”经过前期调查,此人有动机,有时间,也有条件。

  是他吗?

  正面接触了几次,办案民警却越来越含糊:他具备了一切作案的条件,但从在调查中他的所有表现上看,又不像是他干的。调查一时陷入了僵局。

  为了尽快找出凶嫌,在公安部的协调下,12月3日,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派出心理测试实验室的陈云林、唐帅等经验丰富的民警驰援福建。

  “我们首先就给这个人做了心理测试,结果他一点没含糊,特别顺利地就通过了!”多年之后,唐帅回忆起当初这次测试,一切恍如还在眼前。

  民警们准备对余下的21个人依次进行测试。此时,不少人的抵触情绪开始爆发,觉得无辜被警察当成嫌疑人问来问去,丧气!一名吴姓的部门负责人主动站出来,要给大家做个表率,第一个参加了测试。他戴上所有的传感仪器,积极回答民警的种种问题。在他的带动下,剩余的20人也都相继接受了测试。

  万没想到问题竟然出在了吴某身上!从测试结果上看,只有他一个人在面对几个关键点的问题时,全都出现了情绪反应。办案民警根据这个迹象,有针对性地深入调查,果然发现了大量证据。为了保险起见,12月5日,测试小组又进行了第二轮测试。这一次只有最初的目标人物和吴某两个人。民警根据从现场发现的新的疑点,重新设置了不同的问题。最初的那位“可疑人”面对询问,在每一个需要有情绪反应的环节都毫无动静,而吴某的心理防线又一次失守。警方根据这些疑点加紧工作。果然,12月9日,在大量证据面前,一切水落石出。吴某供认,他是因为妻子的工作问题对单位怀恨在心,故意剪断尾舵电路。他表示,并不是真想让飞机摔下来,只不过是想让单位领导“难受难受”。

  心理测试绝非简单测谎

  “测试反应不完全是看紧不紧张,更多的是一种认知。”

  在侦破过程中立下头功的心理测试技术,在民间往往被称作“测谎”。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心理测试实验室的负责人唐帅警官向记者解释了“误传”的原因:“它最早是美国的商业公司发现的,当时也是为了抓住公众的眼球,所以特别突出了里面的测谎内容。但是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深入,业内人普遍的观点是,心理测试其实远远超出了测谎的范畴。”

  心理测试最早进入中国要追溯到1943年。当时,在国民政府与美国联合设置的中美合作所里,曾将它用于抗击侵华日军的情报工作。但也正是源于这个背景,1949年后,因意识形态问题,它被打入了冷宫。

  直到1980年,时任公安部刑侦局局长的刘文在日本考察中接触到了心理测试,发现其中的科学依据很是坚实。从此之后,这门技术逐步进入了中国。根据公安部的批准,它最早在北京市公安局开始试用。如今在警察博物馆中的展品,正是这一时期的记录。

  由北京市公安局编制的《刑侦总队心理测试技术应用规程(试行)》,是国内第一份心理测试规范化文件,也代表了中国心理测试技术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过程。

  “测试反应不完全看是不是紧张,更多的是一种认知。”唐帅对记者说。在多数人的固定印象中,心理测试,或者说测谎,就是将传感器接在身上,警察向受测人提问,一旦说谎了,情绪变化,记录仪就会大幅度波动。但在事实上,这只是真实的心理测试技术的极度简化版。

  “其实在真正的测试中,有人在回答很简单而且肯定是真话的时候,传感器记录下的情绪波动会比其他人说谎更强烈。哪怕是问:‘你是北京人吗?’他们回答的时候都可能激动得很厉害。”唐帅说,所以影视剧中的测谎桥段里,回答一个问题,指针就拼命地大幅度抖动,并不代表真实的心理测试。

  “一个人经历过一件事情,脑子中就会有相关的记忆。我向受测人提问,如果他的脑子里有这方面的记忆,就会产生信息耦合现象,这是一种不自主的共鸣,此时生理指标就会有变化。”唐帅举例说,如果把人的大脑想象成一个黑盒子,想知道黑盒子里面装没装着小金属球,该怎么办?当然是拿起来摇一摇。而测试中的提问,就相当于摇动黑盒子的动作。

  唐帅解释说,大脑中如果没有和问题有关的记忆,生理指标就会是杂乱而无规律的。一旦大脑中跳出了相关记忆,产生了信息共鸣,变化就会产生,而且这种变化是稳定、持续、有规律的。

  但是这也会有“误报”。比如某一件事情,受测人并未亲身经历,而是听人转述的,可是转述得非常形象,慢慢在受测人脑海中形成了某种固定形象。例如问“你去过八达岭吗?”可能受测人并未去过,但听周围人的讲述、回忆各种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的描述,甚至想起曾经去过慕田峪的感受,都能让他产生一种“似乎去过”的状态。对测试的主持者而言,这叫做“信息耦合”。如何将二者清楚地区分开,就需要对于问题的精心设计,更需要测试主持者的经验、能力和责任心。

  极其个别的测试中可能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测试刚开始,测试人就发现,对方在有准备地进行对抗。唐帅说,所谓的“有准备地对抗”,是一种清晰的反测试行为,这需要经过非常专业的训练。但是对于普通刑事案件而言,反测试行为实际上属于“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典型表现:若是心里没鬼,何必要对抗?凡遇到这样的受测人,办案人员肯定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身上。

  “即使测试出了嫌疑对象,仅仅由心理测试得出的嫌疑人也只是重点侦查对象。但是通过我们的工作,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唐帅说,通常来说,如果某个案件中有5个嫌疑人,那么投入的侦查员至少是25人。如果快速地将重点嫌疑人锁定在1到2个人的范围内,肯定会大大缩减破案所需的时间。

  经过30年的发展,心理测试技术已从最初探索性的刑侦技术发展成了成熟、高效、足以信赖的刑侦科技。根据公安部67号令,心理测试技术已正式成为一项国家认可的刑事侦查技术。(安 然)

【编辑:王硕】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