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官员“搞法治别人不信”透出怎样的困境

2014年10月20日 14:2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据新华社报道,一位领导干部在当市委书记时,有人想让他干预一起法院审理的案件,他回复说,法院独立审案子,自己无权干预,结果请托人拍着桌子吼道:“全市都归你管,法院还能不听你的?!”这位干部说,自己当时后背发凉,“你说要搞法治,但别人却不信。”

  当看到请托人说“全市都归你管,法院还能不听你的?!”没有几个网友发笑,反倒市委书记说“法院独立审案子,自己无权干预”时,众多网友笑了。因为,网友相信法院要听市委书记的,不相信法院能独立审案子,甚至书记是否真心想搞法治也要打上问号。

  先来看一个市委书记,他就是原云南省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原思茅市交通运输集团张正华等职工因进京举报沈培平腐败问题,于2010年1月被以非法拘禁罪、非法游行罪入狱2年。沈培平曾指示公检法办案时说:“举报人抓了,给他们判刑,抓错的也要抓,判错的也要判。”如果沈培平说“法院独立审案子”,网友不会笑吗?

  进而言之,法院能不能独立审案子,法院归不归书记管,并不是因为哪个人怎么说,甚至是书记怎么说,而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司法体制现状就摆在那里。因为,在现行体制之下,地方法院的人财物都在地方党政的控制之下,如果市委书记打招呼,法院不听话,那么,就坐等无数的“小鞋”穿了。

  所以,当一个请托人请求书记干扰法院审判时,坐拥掌握法院人事、财政生杀予夺大权的书记说要“搞法治”,请托人难免会认为这是书记的“托词”,说“法院独立审案子”是“挡箭牌”。事实上,给予书记掌控法院的权力,我们很难相信书记会凭良心去搞法治,而不是在自身需要的时候搞“法治”,在自身不需要时候就不搞“法治”。

  再看一则新华社的报道。在跟随一位市委书记调研时,这位书记在车上对记者大谈加强法治的紧迫性,尤其是领导干部带头守法的重要性,而下车后,他在指挥拆迁时,大手一挥,把这个拆了,把那个拆了,很难感觉到他的法治思维在哪里,可谓是“谈法治时滔滔不绝,做决策时权力滔滔”。显然,当权力没有进笼子里时,搞法治不过是官员的随心所欲,想搞时就搞,不想搞时就可以不搞。

  所以,要让公众真正相信“法院独立审案子”和书记真心想“搞法治”,最重要的就是要改革现行的司法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就是要从体制改变地方司法机关人财物受制于地方党政官员的局面,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这就是抓住了司法改革的根本。让司法机关能独立公正司法,不仅避免了司法受制于权力,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对官员也是一种保护,因为官员无法再干扰司法,就避免了其滥用权力,同时,也让那些真心搞法治的官员避免了“人情难却”的局面,因为法院真的是“独立审案子”,找书记真的没有用了,请托人不会再为难书记了。

  (法律工作者 杨涛)

【编辑:高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