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庆女子监狱女警长24年没休年假 爱跟女犯谈心

2014年10月30日 13:19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张圣梅在巡查监舍。

  张圣梅经常和服刑人员面对面谈心。 记者 钟耕军 摄

  张圣梅在值班期间接听电话。

  28日早上7点半,永川细雨如苏,民警张圣梅正在小区外等待交通车,去40公里外的重庆女子监狱上班。

  1990年,张圣梅中专毕业分到监狱工作后,24年来一直在监管一线工作。由于工作原因,她常要值夜班,有时节假日也难得休息,没休过一次年假。与同龄人相比,张圣梅脸上要憔悴许多,脸上的皱纹和两鬓边的白发见证了她工作的艰辛。

  上过山

  初到监狱遇服刑人员手就发抖

  张圣梅,今年46岁,家住永川新区,现为重庆女子监狱三监区警长。

  1990年,22岁的张圣梅中专毕业后分到永川监狱三大队(三大队是女犯监区,重庆女子监狱前身),任管教民警。

  当时的永川监狱还在永川茶山竹海上,24年前,这里可不像今天这么交通发达,上山只有搭乘货车。

  报到第一天,张圣梅搭乘当地村民的货车上山,满山的茶树和竹林,永川监狱就位于山麓之中。“我第一次离家,又到了山里,难免有些失落。”张圣梅说,当时她心凉了半截。

  参加完入职培训后,张圣梅开始在一线工作,与服刑人员面对面接触。“一想到服刑人员的犯罪经历,心里就发憷,手不由自主发抖。”张圣梅说,她花了很长时间才克服了心理的恐惧。

  由于交通不便,张圣梅经常在山上一呆就是一两个月,偶尔才下山到永川城头耍一下。在那个年代,没有电话,没有寻呼机,更没有手机,与家人联系只有靠信件。由于地处偏僻,寄信回家要几个星期。

  几个月后,当母亲在信上看到张圣梅说想家时,毅然赶车来到茶山竹海看女儿,一呆就是一个月。讲到这里,张圣梅眼角有点湿润。

  下过乡

  坐车上班路上要带锄头清路

  1998年,张圣梅所在监区搬到永川红炉镇。由于交通不便,离家也远,张圣梅一周才能回家一次。

  当时,张圣梅的儿子刚满4岁,正是粘人的时候。每周,张圣梅只有一天时间陪伴家人。第二天,张圣梅一大早就要起床赶车,每次起床都要小心翼翼,尽量不把儿子吵醒。

  “虽然每次都很小心,但儿子还是经常会醒。一醒来,就哭着喊着不要我走。”张圣梅说,她经常照顾不到儿子的生活和学习,这些年多亏老公和婆婆帮忙照顾。

  那时,从永川到红炉镇的路是机耕道。到了下雨天,路面总是泥泞不堪。张圣梅每周都会乘车上班,车子经常陷在路上。

  “当时,我们的车上都要带几把锄头。每当车子陷进坑里,全车民警人手一把锄头清路,才能摆脱困境。”张圣梅笑着说。

  出过城

  监区硬件设施得到实质改观

  2009年,重庆女子监狱从永川搬到九龙坡区走马镇后,张圣梅与近百位永川籍同事,每周要乘坐交通车,从永川上高速到40公里外的走马镇上班。

  每天走高速路上下班,虽然听起来挺拉风。可一旦遇到大雾天高速路封道或是路上遇到车祸堵车,民警们就“人在囧途”了。

  “这和我工作之初相比,不算什么。我们这些老警察,都已经见惯不怪了。”张圣梅说,24年来,她见证了民警们生活和工作条件上的改善。现在,监区的硬件设施比以往有了很大改观,监管设施大大提升,服刑人员有专门的学习区域,民警的办公条件也得到改善。

  张圣梅笑称自己的工作经历有点像“知青”,上过山,下过乡,如今出了永川城。

  特写>

  我喜欢和她们面对面谈心

  由于工作原因,张圣梅常要值夜班,有时节假日也难得休息,没休过一次年假。与同龄人相比,张圣梅看起来要憔悴许多,脸上的皱纹和两鬓边的白发见证了她工作的艰辛。

  24年来,由于工作上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张圣梅受到单位的嘉奖不胜枚举。曾有领导多次鼓励张圣梅参加干部竞聘考试,都被她婉拒。

  去年,张圣梅被调到重庆女子监狱三监区后,由于该监区有不少刑期在15年以上的女刑犯,管教难度更大,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去年的一天深夜,曾有位女刑犯对生活失去信心,白天行为懒散,晚上拒绝回监舍就寝。张圣梅主动找到该女刑犯面对面交谈了两个多小时,一直聊到凌晨。最终,这位女刑犯态度有所改善,回到监舍就寝。之后,张圣梅也经常鼓励她,现在这位女刑犯已经成为监区的劳动能手,多次给监区写感谢信,近期还将减刑。

  “我在一线工作了二十几年,喜欢与服刑人员面对面谈心的日子。”张圣梅说,不少女刑犯曾经也是受害者,因感情问题、家庭矛盾、法律意识淡薄,才犯了罪。每当看到一些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服刑人员在大家帮助下,重新回归社会,有的出狱后生活得幸福,她都感到特别欣慰。

  重庆晨报永川读本记者 钟耕军 通讯员 蒲倩 报道

【编辑:高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