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车震门”背后的制度监督思考

2014年11月06日 11:05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有关官员“车震”的消息昨日成为舆论亮点。珠海的温先生从手机里发现妻子与一科长偷情的证据后举报并在网络上发帖,曝光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培训科科长陈某与其妻“车震”四年。(相关新闻见今日A22版)反腐渠道的窄化,已经值得警惕。

  官员轻易陷入桃色新闻的现象,所释放的某种信号却不应该被轻视。一者,私生活存在问题的官员,其公共形象与公共操守,已然难以赢得民众的信任;其次,官员的私生活问题,往往会倚仗公共权势的支撑。他们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手中的权力与资源恐怕才是最大的砝码。当官员严于律己,权力得到有效约束,官员陷入桃色新闻的概率自然不会高。

  如果当前的权力约束彻底挤干权色交易的空间,民间反腐意见有着更多的现实反馈支撑,上下沟通有着更多元的渠道可走,所谓的“车震门”又怎能成为一种重复性极高的反腐利器。说到底,必须推动反腐制度建设,回归常态监督,才能告别桃色反腐的多发。□朱昌俊

【编辑:叶攀】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