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团伙用帮售关键词作饵诈骗140余万 7案犯受审

2014年11月19日 15:4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网址上的关键词在给商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骗子们行骗的工具。7名嫌犯就假装有客户要购买关键词,然后诱骗巨额钱财。昨天上午,该7名嫌犯在昌平区法院出庭受审。

  “您好,我是国家工信部互联网产权交易中心主任,您所持有的关键词‘上海金融’经过注册维护后,可以以21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突然接到这个喜讯,周先生快乐疯了,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只是骗子诱他上当的第一步。

  “关键词”是继IP地址和域名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名称系统,网络用户在地址栏中输入某个“关键词”便可直接访问目标网站或者其他URL(统一资源定位标志)信息资源,对企业在网络上树立和推广品牌具有重要意义。而周先生拥有的关键词“上海金融”,就是其中比较有商业价值的。

  通过从网上买来的个人信息,案犯了解到周先生持有“上海金融”这一“关键词”,便安排员工冒充国家工信部互联网产权交易中心主任,给周先生打电话称,湖北有一个客户要收购他持有的“关键词”,收购价格为2100万元。不久,案犯继续冒充该“主任”给周先生打电话,称湖北的客户已缴纳定金,并将客户的联系方式告诉了周先生。同时,该“主任”还介绍说某公司可帮其申请注册网站域名。为了打消周先生的疑虑,案犯又冒充其他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对周先生称如果其所持有的“关键词”不进行域名注册,被别人抢注后会贬值很多。

  几次三番后,周先生便信以为真了,按照“主任”的介绍,申请了“关键词”注册业务,并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内容,先后向对方汇款140余万元作为注册费和维护费。

  据了解,自去年11月以来,昌平区检察院先后办理了3起利用“关键词”蕴含的商业价值,采用虚构信息、冒充买家等手段对“关键词”持有者实施诈骗的案例,涉案嫌疑人达30余人,涉案金额500余万元。

  昌平区法院昨天上午审理的这起案件中,7名被告人共涉嫌诈骗147万余元。在庭审中,被告人承认检方的指控属实。检方认为,7名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此案昨天未宣判。 (记者杨昌平)

【编辑:叶攀】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