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名人墓地藏历史线索:香港,乱局下的“瞭望台”

2012年04月03日 11: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名人墓地藏历史线索:香港,乱局下的“瞭望台”
    20世纪上半叶的香港首富、华人领袖何东,是首个获准在香港山顶居住的华人,他因身份显赫、在香港社会极具影响力,与原配夫人麦秀英同葬在跑马地香港坟场。中新社发 茹萦莹 摄

  中新社香港3月30日电 通讯:名人墓地藏历史线索——香港,乱局下的“瞭望台”

  中新社记者 谭休伊

  从殖民地缔造者到献身中国巨变的革命家,从南来文学巨匠到东来逃难的银行家……长眠于香江的名人薮如星宿,他们最后所占的这一丁方之地,彷如在泥土下埋葬的历史线索,印证着这座蕞尔小岛作为世界局势“瞭望台”的角色。  

  “香港开放、中立,每每时局动荡,香港成为吸纳资金、人才,包容不同政见之地,是观察中国、企及世界的‘瞭望台’。”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何佩然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19世纪中期以来,香港在多次战争期间,充当避风港,凝聚了众多蛰伏待机的名人。

  香港开埠来第一块墓地——跑马地闹市的山脚墓园“快活谷”,与车水马龙的黄泥涌道仅隔一幅薄墙,尘世喧哗在外,曾经的城市缔造者在内寻极乐。跑马地香港坟场曾被称为“殖民地坟场”、“红毛坟场”,墓园内古木参天,繁花锦绣,内有教堂、喷水池,与华人概念中的“坟场”迥然有别。

  生态讲解员吴泳攀将记者引领到跑马地坟场“首位住客”——响尾蛇号舰长布雷迪(William Brodie)墓前,布雷迪船长1841年安葬在香港的新坟场“快乐谷”,墓上所刻的下葬年份清晰可辨。“这发生在签订南京条约之前,说明英国人早有殖民香港的意图。”吴泳攀说,这亦印证了跑马地的香港坟场命名“快乐谷”早于赛马场。

  香港坟场1845年正式建立,远道而来的英国人,因无法适应香港气候,加之疟疾猖獗,设立后十年坟场已“爆满”。葬于此地的,多为有地位的西人,主要是权贵阶级、军人、传教士等。主催中环第一次大规模填海、改变核心地带面貌的遮打爵士,与夫人同葬在此。20世纪上半叶的香港首富、华人领袖何东,是首个获准在香港山顶居住的华人,他因身份显赫,与原配夫人麦秀英同葬在跑马地香港坟场。吴泳攀说,这是香港坟场中心点,靠近墓园教堂和喷水池,“是极好的位置”。

  “港产”革命家、兴中会第一任会长杨衢云,长眠于墓园中“6384”号“无名碑”之下110年,让人唏嘘。杨墓以方形墓碑配衬圆柱,象征天圆地方,四面刻有青天白日图案,碑上折断的圆柱直指苍天,吴泳攀指,这意味着逝者死于非命、壮志未酬。杨衢云被刺杀后,在好友奔走下,得以下葬,为免清廷破坏坟墓,亲友为其捐资建成无名碑。

  杨衢云墓上有零星已风干的献花。他于1901年1月10日,在中环结志街被清廷刺客杀害,墓上献花应是数月前杨衢云忌日时,有人拜祭留下。

  “人本是散乱的珠子,随地乱滚,历史就是那条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纵是政要巨贾,在香港的墓地亦只是一方寸。何佩然教授说,名人长眠香江也只能屈就在“细细小小”的墓地中,且不同的时代,对不同领域名人,有不同程度的评价。

  与属于基督教的跑马地香港坟场连成一片的,还有其他5个不同宗教的墓园,回教徒、犹太人、印度教徒、祆教徒与佛教徒,齐葬一地,俨如“小小联合国”,吴泳攀则形容为“香港多元文化集合的最好体现”。值得一提的是,从印度移民到香港的祆教徒,对香港影响甚大,一度曾有高达13位的上海汇丰银行董事都是祆教徒,他们建立了天星邮轮、律敦治医院。

  绕到港岛南面,是另一番景象,蓝天碧海,山色翠绿,引文坛巨匠纷纷留下足迹——一代才女张爱玲在此创造了《倾城之恋》的不朽传奇,雨巷诗人戴望舒在薄扶林临泉笔耕。而北大之父蔡元培、名作家“落花生”许地山,爱得畅酣的女作家萧红都在此间永驻留芳。

  孙中山之母杨太夫人,于1910年去世,由家人及同盟会同志安葬在香港飞鹅山百花林。

  1935年,许地山出任香港大学第2位华人教授。1941年,他因工作过劳猝死,葬于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薄扶林道坟场。

  当张爱玲埋首创作《倾城之恋》,萧红正在浅水湾谱写她自己的动人故事。1941年底,萧红不敌顽疾,留下“我将与蓝天碧海永处”的遗言便撒手尘寰。爱海的她,一半骨灰葬在浅水湾,一半埋在圣士提反女子中学花园。

  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长眠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这是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墓园。他的墓碑刻有“温良恭俭”谥号,香港历史学家丁新豹推断是溥仪所赠,耐人寻味。

  蔡元培墓也在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1937年,蔡元培来港养病,1940年在港去世。据蔡元培孙女蔡磊砢表示,蔡元墓原来只有一个简单的小石碑,设在逼仄的普通坟场中。30多年前,在港台北大同学的倡议下,得以重新修葺,墓碑是台湾花莲出产的青麻石头,碑文由叶恭绰先生撰写。

  诗人余光中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拜谒蔡元培墓,并留下诗句:“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儿的乳名叫做五四……”。(完)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