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梁振英施政思路初现端倪 维持稳定要因时势有所变

2012年05月01日 08: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梁振英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的稳定都不是必然的,要维持稳定,就要因时势有所改变

  梁振英施政思路初现端倪(记者观察)

  当选后不改亲民作风

  香港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梁振英近日在网上撰文《快餐店,久违了》,说自己过去1个月由于忙于筹组新政府的工作,中午很少约朋友吃饭,一般会回家吃,或上午上班时带盒沙拉。直至日前,他在新政府总部开完会,方首次绕道到自己以前经常光顾的快餐店买饭盒,品尝“久违了的味道”。

  香港媒体评说,梁振英当选后不改亲民作风,并重视民生,买盒饭之余,顺道了解物价及民情。

  人在香港,除了吃,住更是大问题。房屋问题是香港近年最受关注的三大民生议题之一。不久前的一项香港民调显示,近九成市民认为特区政府首先需要处理好房屋问题。

  而土地房屋政策与香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也是梁振英治港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认为,新一届特区政府的架构改组方案,显示梁振英重视房屋事务,而新成立“房屋及规划地政局”,有助协调公私营房屋政策。

  梁振英近期表示,他将从教育、医疗、贫穷问题等各方面着手,提升中产阶层的生活素质,着手改善民生。包括尽快实施15年免费教育,增加中学教师与班级比例,就医护人员的需求作出长远规划,强化在职医生的专科培训,严格限制“双非”孕妇来港产子,重设“扶贫委员会”,全面及深入研究老年贫穷、在职贫穷、跨代贫穷以及新移民贫穷等问题。

  获赠礼物编册公布

  梁振英的网站(www.ce-elect-office.hk)4月25日正式启用。

  记者看到,网站上载有梁振英的政纲、演辞、文章、儿时的照片以及出席大小活动的图片和短片等。在家庭生活专辑中,梁振英大晒与爱妻年轻时的合照,还有许多与儿女玩耍的照片。除此以外,网站还上传了名为《从心出发·重新认识·梁振英》的小册子,让大家认识家人、朋友、工作伙伴、同道人眼中的梁振英。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梁振英特别在网站设立“候任行政长官获赠礼物名册”。名册记录了梁振英当选后收受高于400港元的礼物清单。记者看到,梁振英共收取8份礼物,包括3个花篮、4盆兰花和1瓶香槟,并详细注明了获赠日期,这些将全部交由特区政府处理。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公布礼品名录自1997年即实施,但由于香港前三任特首换届,均未出现候任行政长官一职,因此行政长官的“礼物名册”安排首次适用于候任行政长官,而并没有任何先例可循。梁振英主动在网站公布礼品名册,有媒体指出,是为了践行此前“开诚布公”的承诺。

  梁振英对此表示,廉正是香港的核心价值,“我与我的政府团队,一定会积极维护我们的核心价值,我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表率。”他表示,愿意主动接受适用于香港公务员的防贿规管条例。

  司局部门将“大变身”

  候任特首办公室主管罗范椒芬4月28日在接受电台访问时透露,新一届政府几乎已经敲定所有问责官员的基本人选,目前正等待少数人的答复。

  据悉,梁振英建议,将现政府架构由目前“3司12局”改组为“3司2副司14局”:增设政务司副司长及财政司副司长,各自负责不同范畴,并会增设“信息及科技局”及“文化局”,计划重组“发展局”和“运输及房屋局”职能,改组为“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及“工务及运输局”。  

  为了给香港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刺激和动力,梁振英提出重组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分拆为“信息及科技局”、“工商及旅游局”,并计划邀请保险业界加入“金融发展局”,以支持人民币计价的保险产品发展,充分利用国家对香港的支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香港未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了司局部门“大变身”外,梁振英为完善施政,在参选政纲中提出不少政治体制变革构思,比如由行政长官领导跨部门的经济发展和统筹委员会,加入民间代表,共同制订全面的经济发展策略和产业政策等,以贯彻其“稳中求变”的参选政纲。

  梁振英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的稳定都不是必然的,要维持稳定,就要因时势有所改变。“稳中求变”,就可以排除社会躁动不安的隐患,可以克服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困难,也可以让各阶层各行业共同受惠。

  这,正是他未来在香港的施政中要努力去做的。 记者 任成琦

【编辑:吉翔】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