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大掠内地十高考尖子:生源争夺战,谁是赢家?

2012年07月09日 15:57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港大掠内地十高考尖子:生源争夺战,谁是赢家?
6月27日,就在上海高考分数线划定的第二天,香港大学在沪进行集中面试。

  今年招生结束,港大掠得内地十名高考尖子

  生源争夺战,谁是赢家

  日前,香港大学发布新学年内地收生结果。今年港大共接获12438名内地生申请,最终录取363名内地学生,当中包括十名分别来自辽宁、上海、甘肃、海南、湖南、江苏、云南等地的高考成绩最优者。

  包括港大在内的香港高校,近年成为内地尖子升学热门地点。香港高校如此 “抢生源”,对内地的学生和高校,意味着什么?

  学子“纠结”:

  国际视野,还是深厚底蕴

  高考总分542分,又手握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线下40分加分的优惠政策,但上海中学文科考生汪容最终还是放弃北大,选择了香港大学。她说:“两个学校都很好,我在内地念了那么多年的书,现在有机会可以体验不同文化和教学模式,我觉得应该去尝试一下。”

  复旦附中理科学生袁亦杨一家都在 “煎熬”。高考前,她就手握北大“校长直荐”名额,只需过一本线即可进入北大。小袁的高考成绩同样给力,四门科目总分535分,再加上英语竞赛一等奖“硬加分”10分,共545分。这意味着,她已经跨进了北大大门,只是专业未定。上周日,她也收到了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录取的专业还是她最喜欢的经济学。南下还是北上?小姑娘难忘几个月前前往北大面试时,未名湖畔浓浓的学习氛围,最终决定:“北上”。

  事实上,港校获准在内地招收本科生的十多年中,两地高校互有“胜负”。固然香港高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放的教育氛围和国际化视野取胜,但内地名校的“人文底蕴和大师风范”,也令一部分优秀考生难以割舍。

  内地名校:

  港校是“鲶鱼”,还是“鲨鱼”

  “我们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面对“港校风”来势汹汹,多年担任清华大学上海招生组组长的薛平教授直言:“与香港高校的良性竞争,是内地高校培养模式进一步改革的推力之一。因此,将港校比作‘鲶鱼’并不为过。”

  他举例,此前,港校在教学国际视野上占有更多优势。如今,内地许多高校在传承悠久学术底蕴的同时,也更注重这方面的拓展。此外,各校在培养机制上的创新已成为这场生源暗战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去年,清华大学在“摇钱树”班基础上再次推出“丘成桐数学科学实验班”、“能源实验班”,择优育才。

  但在复旦大学招生负责人看来,港校不是“鲶鱼”,而是“鲨鱼”。据了解,复旦大学在上海自主选拔预录取的500余名考生中,每年均有十多人、有时甚至多达几十人转投港校。一部分原因是,在沪招生高校中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享有比“零批次”更优先的录取序列。“我们尊重学生的选择,但希望招生时,能与香港高校获得平等待遇。”

  教育专家:

  蛋糕做大了,何惧分者众

  业内人士指出,前几年,内地名校曾上演“争状元”闹剧,各自高调宣布招到了若干“状元”,对此,有识之士将其视为舍本逐末之行。如今面对尖子考生投向香港大学,也应多些理性思考,将其简单归纳为港校全胜并不妥当。

  北京大学上海招生组组长林纯镇教授此前接受采访时指出,不应将一名高分考生的归属简单等同于一校生源的优劣。看似胶着紧张的“生源争夺战”,其实没有一个输家,赢的是内地、香港高校以及学生三方。

  蛋糕大,何惧分者众。中国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百万,若保守估计其中1%是优秀学生,也有几万之巨的规模。相对于香港高校每年在内地招收的千余名学生,内地名校流失的优秀生源极其有限,完全可以做到双赢。更为重要的是,内地学生在迈向高等教育阶段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机会。

  对于此次“状元”之争,复兴高级中学副校长陆磐良给出三个字:“无所谓”。他进一步解释,此中有两层意思:其一,中学之所以无所谓,因为对学生来说,这意味着更多选择,更多成才通路。越加激烈的生源竞争,将为学生开启更大视野;其二,自改革开放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新中国已经开始准备让教育面对全球化的竞争,也只有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体系才能更趋成熟,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教育面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这无可厚非,也无需担忧,也同样没有理由炒作。 本报记者 彭德倩

【编辑:吉翔】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