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深高铁时代:南海香港能否实现无缝对接?

2012年09月21日 12:4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广深高铁时代:南海香港能否实现无缝对接?
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实验中心在南海瀚天科技城正式启动投入使用。

  香港人黄博士在南海开办云计算研发服务公司已有两年。每个星期二,他都要花一个上午的时间从香港赶到南海。不过,自去年年底广深高铁开通后,从深圳到广州南站只需28分钟,再从广州南站经海怡大桥到南海的公司,不到20分钟。“早晨和家人吃完早餐来到南海,晚上还能回去香港陪他们吃晚餐。”

  近日,黄博士还得知,从广州南站到香港的高铁预计在2015年开通,届时,从南海到香港所费时间更是缩短到了40分钟。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借此东风,粤港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然而也有学者表示,粤港交通更便捷了,但在人才合作、技术产业转移、文化等方面能否实现“更便捷”,还未可知。

  对广佛地铁带动广佛同城,南海人曾充满期盼和失望。现在,对高铁时代南海和香港的合作,南海人会否经历同样的心情?

  高铁是合作“催化剂”

  “香港的科技型企业,此前在内地的第一站,往往是深圳。但现在深圳的创业环境与香港越来越趋同,创业成本高企,对部分企业来说并没有吸引力。”南海区经济促进局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关志钊认为,高铁开通后,从香港来南海的“坎”没有了。而与深圳相比,南海还有它独特的优势,譬如制造业产业配套完善、交易成本低等。

  最近,南海经促局在与香港企业接触时,部分企业已经表现出对“粤港联合孵化器”的兴趣,有一家企业已经决定来南海开公司。“这些企业有从长江三角洲地区撤回来的。有一家企业之前在南京设公司,但始终难以与当地文化、思想理念相容,最后还是回到了珠三角。”地域相连、语言相通、社会文化环境相似,一直被公认为粤港两地合作的天然优势。

  香港有国际顶尖的科研力量和前沿应用经验,南海有厚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市场,双方实现共赢,是官方和民间对粤港合作的期待。

  “香港科技园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早年的香港科技园比现在大很多,此后它的发展比预想要慢了点。此番与南海的合作,或许能为香港科技园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而对南海来说,香港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经验,能把欧美、东南亚国家资源引入南海,提升南海国际化水平。”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林江分析说。

  人才交流的困惑与期望

  “我们的确想请香港园区的高级经理过来,帮忙打理企业孵化器或其它合作项目。我们的预算只有100万元,但香港一个高级经理的年薪高达几十万元,我们负担不起。”南海区经促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林江认为:“香港集聚了一批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项目和人才,并拥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而南海欠缺的,就是项目管理人才。这类人才能把银行、证券市场、营销、技术等因素全部结合起来,擅长互动沟通。”

  然而,很多南海企业深切体会到,南海对香港人才的吸引力“仍然有限”。佛山利升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俊称,他们还是认为南海的文化氛围、公共配套设施等比较落后,工作结束后很快会返回香港。

  对于张俊的困惑,关志钊却有自己的看法。“事实上,人才交流的方式可以非常灵活。我们并不期待香港的研发人才能长期定居南海,他们可以一个月在南海住上几天,或派一两个骨干成员在南海工作一段时间,甚至当天往返两地,都未尝不可。”

  “香港人要长期到南海来工作或定居,对他们来说,成本的确很高。但南海和香港却可以尝试这样一种方式,即以项目为基础,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让香港的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一批南海本地的人才,实现本土化管理。”林江支招说。

  在南海开公司的黄博士却没有这些困惑。在他看来,他创办的云计算研发服务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聚拢人才的能力。目前其公司员工中,香港人与内地人的比例约为1:10,将来希望能变为1:20。“我们公司绝大多数员工都是从广州招过来,他们同样拥有高素质,而且喜欢南海合理的房价,同时也能方便地享受到广州的繁华。”他认为,高新产业以及高端服务业的研发,还需要依赖内地人才。

  专家:要建立良好的利益协调机制

  粤港合作之风劲吹多年,然而,“大门开了,小门不开”的现象,成为双方深入合作的瓶颈。此番南海打出组合拳,除了共建联合孵化器外,还计划联合招商,向香港取经建公共服务平台等,欲在香港与珠三角城市圈的合作中抢占先机。业内人士认为,南海与香港合作“诚意可见”,但二者携手要产生实效,最关键的还是建立起良好的制度机制。

  广东社科院教授丁力认为“在这次粤港合作中,引入香港生产性服务业,是南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丁力分析说,与东莞、深圳等地最大的不同点是,南海本地民营企业众多,南海不仅是贴牌生产的加工厂,更是本土企业家的集聚地。这些企业对生产性服务行业需求大,香港生产性服务业的进驻,将会促进其技术升级、自主创新等,而只有本土企业的转型升级,才是真正的产业转型升级。

  赵启超则评价称,如果不建立良性的制度机制,即便粤港合作中,南海引入了先进的技术、民间资本、人才等创业因子,也会因为“水土不服”而离开南海。

  新闻背景

  “粤港创新园”首个项目启动

  香港南海联手共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

  继上周五南海区政府与香港科技园在粤港合作联席会议上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在孵化器共建、联合招商、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之后,昨日,南海区经济促进局方面又传出消息:南海与香港科技园的合作初步计划分为三期,首期项目“粤港联合孵化器”已从本月开始接受企业入驻申请,第二期和第三期项目预计在5年内完成。

  “创享蓝海”首年免租金

  作为南海与香港科技园共建“粤港创新圈”的首个合作项目,粤港联合孵化器即“创享蓝海”孵化器主要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项目,预计可容纳50个孵化项目,计划建成国际高端人才创业和中小企业创新基地。

  通过审批进驻粤港联合孵化器的企业,可以享受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譬如,入驻孵化器企业的孵化期为三年,首年免租,第二年补贴租金的70%,第三年补贴租金的50%。同时,孵化器中心将为企业配套提供公共行政服务、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培训等服务,且只对这些服务收取非盈利性费用。南海区人才专项经费每年还将设置一定额度的孵化器种子中心,对优秀项目直接给予支持。

  据悉,粤港联合孵化器已选址桂城瀚天科技城,有望在明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香港科技园企业可直接进驻

  南海区经济促进局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关志钊表示,南海经促局、香港科技园将组建孵化器项目评审委员会,对申请入驻的企业或项目进行独立评估和考察。

  为与香港方面加强合作,孵化器还将为部分香港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包括由香港科技园书面推荐的企业,可不受部分入驻条件限制而进入评审过程;已经入驻香港科技园且符合南海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可免评审过程,直接进驻孵化器。

  “共建粤港孵化器,只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南海经促局上述人士介绍说,目前,第二期项目“粤港绿色科技示范大楼”已开始施工建设,这里将配合香港科学园三期发展绿色科技的定位,建成香港绿色科技应用及产业化基地。

  第三期项目“粤港科技产业园”也已纳入规划中,定位为绿色科技、环保节能、光电显示、电子信息等产业化基地,预计3年内可投入使用。“届时,在粤港联合孵化器孵化成功的企业,正好可转去粤港科技产业园。”

  -企业家声音

  佛山安普泽公司项目执行负责人梁惠清:

  盼与香港高校合作

  目前大沥生物医药园为企业提供的主要是各行业通用的实验仪器,就生物医药行业而言,园区能解决大部分的仪器投入,但仍有所欠缺。而生物医药行业的实验仪器动辄几百万元一台,我们这些尚在起步阶段的民营企业难以承受。

  因此,我们公司有时不得不跑去南京和上海的高校或专业的服务公司做实验,或是在产品中试阶段,将产品寄去北京或上海检测,有时我们还得派专人飞去北京等地,相当麻烦。

  目前我们选择和国内高校合作研发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能得到一些科研资金的资助,降低研发成本,这对于前期投入巨大的生物医药公司来说,也很重要。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在生物医药领域都拥有先进的仪器和高素质的人才,如果粤港科技产业园能搭建起面向香港、南海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这对我们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非常期待能与香港合作。

  佛山市利升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俊:

  对高端产业转移香港仍有所保留

  早在今年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正式入驻瀚天科技城之前,利升光电公司与该中心展开了合作,双方经常往来。香港方面会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带来先进的理念,帮我们解决技术上的瓶颈。利升光电公司有些前期的项目检测拿到中心去做,甚至是不收费的。

  在我看来,香港并不会把非常高端的产业转移到内地来。目前来说,香港转移到内地的产业,多是在香港市场已经成熟、在国内市场却比较新、在实验室里经过测试的项目。这些项目被拿到内地来孵化,实现研发技术转移。而对于高端技术,香港仍有多保留,比如,就LED新光源行业而言,国内LED产业发展还未完善,但国外发展却已成熟。面对这样的现状,香港方面更愿意与日本、美国等国家合作。

  不过无论如何,目前粤港合作已越来越紧密,香港至少为我们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

  撰文:周冬冬

  摄影:卢奕诚

【编辑:程涛】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