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香港房委会委员:楼价已见下调迹象 置业需有阶梯

2012年11月09日 08: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1月9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上月推出两招遏抑炒风,并按计划推出5000个白表申请人免补地价购买二手居屋的计划。香港房委会委员蔡涯棉8日于电台节目上表示,有关计划可能会刺激居屋市场,但不会影响整体楼市。他强调政府出招,楼价已有向下调整的情况下,计划可帮助夹心阶层置业。

  身兼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委员的蔡涯棉认同,有关计划推出时,居屋楼价的确有上升,但他认为今年上半年任何楼宇的价格都有上升,不能把计划当成居屋楼价上升的唯一原因。他指出,特区政府推出新额外印花税和买家印花税后,楼价已见下调迹象,措施是用来“买时间”开发土地并增加楼宇供应,政府要狠心解决问题,政府出招“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措施,要看实际的反映再作检讨”。

  他认为,在整体楼市向下的情况下,5000个白表申请人进入二手居屋市场后,未必会推高整体楼价,但若政府不出招,月入2万元(港元,下同)的夹心阶层便永远难以置业。蔡涯棉解释,置业需要有阶梯,但过去每年只有2000个二手居屋单位在市场流转,其中一个原因是公屋户购买居屋后,需交出公屋,令他们觉得代价太大,因而却步。

  蔡涯棉表示,居屋二手市场和租置计划共有38万个单位,若当中有数个百分比的人出售,便有两万个单位流入市场,相信可应付每年5000个白表申请人,“在今日屋价这样高,你动不动楼价300、400万,要百多万首期的情况下,市民有机会在这个居屋第二市场上,用10多20万的首期,买到100万的楼。”他又指,明年私人市场单位和预售楼花增加,相信可应付出售居屋后转到私人市场的市民。

【编辑:郭思远】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