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香江盘点)港府收入知多少:卖地扶贫两不误

2012年12月26日 16: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香港12月26日电 (记者 江家岱)高地价,高楼价,每年数百亿元(港元,下同)的土地收入,香港特区政府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卖地政府的典型。然而,预算案显示卖地收入仅占政府总收入的15%,财政收入并无过分依靠单一来源。专家分析指,土地收入为更多福利开支打下了基础,所谓卖地扶贫两不误。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日前撰文透露,预估2012-13财年地价收入(包括卖地和补地价)占财政总收入约15%。当局并不担心因为卖地收入减少,而令政府财政出现庞大赤字,影响在教育、医疗和福利等方面的支出。

  有评论提出,港府应减少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改变高地价政策,从而纾缓楼价上升。但根据官方粗略统计,目前卖地收入约占库房总收入的15%,企业利得税和个人薪俸税总额占据约四成,其他收入还包括投资收益、差饷、博彩税和其他政府收费。从财政来源多元化的角度来说,曾俊华认为目前的预算收入分布大致健康,并无过分依靠单一来源。

  记者翻查回归15年以来的政府收入情况,各大来源中,以地价收入波动最大。期间,政府地价收入在54亿元至846亿元的区间内上落;近年来由于楼价不断上涨,地价收入得以稳定在600至800亿元的高位。但收入波动不定,为公共财政管理带来了挑战。

  岭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泺生直言:“卖地收入主要向地产商征收,不失为财富再分配的一种渠道。”他表示,政府每年的经常性和一次性福利开支均水涨船高,若政府刻意减少卖地收入,则必须增开新税种以避免赤字,市民利益反而受损;地产商出售住宅,地价只是参考因素之一,最终售价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简而言之,低地价并不等于低楼价。

  事实上,政府要想推出社会福利,就必须有足够的收入支撑。特区政府历来少有发行债券的传统;换言之,除了常规收入外,卖地收入作为非经营性收入可平衡库房的收支平衡。

  《明报》地产版主管陆振球在专栏中指出,地价收入属于香港的变相税收。地价越高,政府卖地收入就越丰厚;鉴于买楼家庭的收入较高,等同于较富有家庭多交税,然后政府再将有关收入作为福利“派”给市民,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贫富悬殊的问题。

  谈及如何优化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何泺生建议当局提高17%的最高税率至20%,并大幅拓宽税阶,完善“富人养活穷人”的调节机制。此外,政府可考虑增设资产增值税,对每年升值超过10%的资产类别征收额外税收,创收之余更可打击香港盛行的炒卖风气。(完)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