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首现香港

2013年06月06日 21: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香港6月6日电 (记者 李焯龙)6日,悠远的贵州“玉屏箫笛”声响彻整个香港“根与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会场,其制作技艺代表传承人刘泽松吹奏着“贵州三宝”之一——“玉屏箫笛”,跟香港市民来个“见面礼”。

  为促进香港市民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贵州民族文化的了解,国家文化部与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首次合办“根与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现起至16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举行。

  展览包含42个项目,从贵州总数近47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精选出来,分为绣、纸、银、泥、木、竹、染、漆、影、药、画等11个专题,加上12位代表传承人作活态展示,并辅以精彩的图片和文字,以介绍贵州的人民风情和巧夺天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除了玉屏箫笛演奏外,刘泽松也在场示范拥有400多年历史的玉屏箫笛制作技艺,在箫笛上用手刻字、刻图,聚精会神为桌上一支又一支的玉屏箫笛脱墨磨字,体现传统手工箫笛的精细。

  在场内,始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大方漆器”,也是跟玉 屏箫笛、茅台酒并称为“贵州三宝”。“彝族漆器髹饰技艺”代表传承人余孟益对中新社记者介绍,“大方漆器”用牛、马、羊等家畜皮革,用棉、麻、绸、缎、木等做胎,并用当地生漆作原料,产品一般经过40多道工序才得以完成。

  看着一个又一个以黑漆为底色的漆器展览品,余孟益笑言,每个漆器上不同颜色、图案都是其精心手绘装饰,每一笔、每条线都是艺术文化的展现。

  贵州苗族人、侗族人跟香港人一样,非常重视婚嫁仪式,为一不同的是,他们较钟情银饰。“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代表传承人吴水根说,每个出嫁女生都是由父亲提供银的头饰、项饰、手饰、脚饰和衣饰,代表把财富戴在身上、美好幸福,也象征族群的地位和身份。

  吴水根介绍,展出的银饰上图案都是用双手精心錾作,例如,双龙戏珠、双凤朝阳、仙人骑马、蝴蝶、鱼龙等,银饰形象栩栩如生。

  至于苗族日常传统生活,也可凭籍场内“台江苗族剪纸”其中一项展品中了解:众人在烈日当空下,男的担着水、骑着牛在梯田耕作,女的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贵州山多,盛产木材,各地人民用木经验,传承千年,日常生活中的用木,大至房屋、桥梁、塔楼,小至家具、饮器等,无一不有用木之处。在展板上,形态不一的木面具、木偶,传统人物关公、张飞等辟邪面具都一一呈现在香港市民眼前。

  “石阡木偶”传承人刘超站在展板旁介绍不同“德江傩面具”展品,“歪嘴神童”、“开路将军”、“先锋”、“土地”等面具表现了当地古老傩堂戏的人物性格特征和面部神态。

  展览场上,放满各项不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俨如走进一个“小贵州”,场内除了挂了贵州不同民族的传统刺锈外,一幅幅由白色和蓝色交织而成的布染作品也挂满在会场的一方。布上染上不同手工纹样如花、鸟、鱼等,也有螺纹、云纹、回纹等抽象几何图案,展现贵州在布染文化的多样性。

  据悉,贵州现有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3项125处,省级名录440项,市(州)级名录822项,县(市、区)级名录3438项。代表作名录都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反映出贵州各族人民特有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完)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