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理智与情感——内地专才在香港

2013年08月23日 16: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香港8月23日电 题:理智与情感——内地专才在香港

  作者 张真真 贾思玉

  8年前,张奥怀着对电子工程学的一腔热忱踏足香港,构想着将来到美国继续升读博士。但后来,他留港成为一名金融才俊。

  当年,张奥以7分之差与高考第一志愿清华大学擦身而过,这时刚好香港科技大学向他招手。

  开学季将至,根据香港高校早前公布的2013/14年内地本科生录取情况,八间受特区政府资助的大专院校新学年迎来约1590名内地生,当中包括数十位省市高考“状元”。这些人将来会否成为建设香港的一员?能否在此一展所长?

  2003年,国家教育部开始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2003和2008年,港府两次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工作的限制。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内地来港定居未满7年(即尚未成为永久居民)的人数有6、7万人,这一群体现被称为“港漂”。

  “那时我做出来香港读书的决定,只用了30秒钟。”香港大学学生、2010年内蒙古文科状元姚晓天告诉记者,来港前对这里的大学幷不太了解,当时她在北大与清华间犹豫不决,但提供全额奖学金的港大给了她第三个选择。

  除奖学金外,全英文授课、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海外交流机会多、文化多元等,通常是吸引内地尖子生来港的重要原因。

  现在香港一家外企从事半导体设备研发的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彭儒对记者说,读书时对香港“国际化”的认识较模糊,反而工作后感觉更真切,“从工作环境、工作形式和接触的人都可以感受到,所谓国际化就是简单、高效、开放和创新。”

  随着在港求学和就职的内地人规模的扩大,责怪其抢去资源和机会的“威胁论”也被一些人提出和放大。

  对此,彭儒回应说,“一方面我们在香港接受教育、继而工作,另一方面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希望和本地人相互多了解。”

  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陈国贲及其研究团队前些年深入访问了30位在港内地专才。他发现,专才欣赏香港各种各样的好——自由、公平、开放;但一些不如意——工时长、压力大、歧视和冷漠、难以融入本地社会、与家人分离和住房贵等,也是影响他们能否扎根于此的因素。

  在一家港媒工作的刘项完成了一项“揭幕‘港漂’4平米蜗居生活”的摄影项目,他的观察印证了陈教授的分析。刘项说,一些内地专才为了自尊,不忍地把香港当作跳板,而这里本应是他们的港湾。

  思考香港长远发展的特首梁振英也关注到这一问题。今年5月,他曾语重心长地说:“试想10多年20年后,如果香港的私人住宅平均每套的实用面积还维持在46平方米,而考虑到其他城市如新加坡、广州、深圳、上海和北京比香港高出相当多,香港便很难留得住青年人才。”

  此外,香港的经济结构较集中于金融、贸易物流、旅游和专业服务等支柱产业,令一些志不在此的年轻人感到难寻出路。彭儒是团体“爱港漂”的创办人之一。他介绍称,该团体多次举办在港内地生聚会,当中金融行业的聚会有百人规模、地产有七、八十人,其它人较多的还有法律、传媒和教育等。

  长远而言,张奥和彭儒打算香港、内地两边发展,两人的理想都是创业。“香港高度发达,环境相对饱和,机会还是内地多。”张奥说。

  彭儒亦指,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香港在平台和对外联系上有优势,但就创业环境而言,门槛高、竞争激烈,还要考虑成本和市场因素。明年将居港满7年的他仍未决定是否换取港人身份,“以后很可能回内地生活,内地户籍放弃了很难再申请”。(完)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