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三寸舌上生死攸关 香港警官刘达强救人二百

2013年09月27日 09: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三寸舌上生死攸关香港警官刘达强救人二百
    55岁的香港警司、前深水埗警区助理指挥官刘达强1990年加入警察谈判组。23年来,他说服200多人次企图轻生者放弃自杀念头,去年获颁“香港人道年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他讲授了谈判经验和心得。中新社发 谭达明 摄

  中新社香港9月27日电 题:(香港百姓故事)三寸舌上生死攸关 警官刘达强救人二百

  中新社记者 贾思玉

  55岁的香港警司、前深水埗警区助理指挥官刘达强刚刚“解甲归田”。回首从警生涯,一大功绩是未动一刀一枪、仅仅“靠把口”救了200多条人命,“准确地说是阻止他们死”。

  “凭三寸舌救人活命,借一双手儆恶惩奸”——离休前的饯别宴上,警队同袍送给刘达强一副书法对联。这位身材魁梧却戴着斯文的无框眼镜的阿Sir,1990年加入警察谈判组,23年来一条命未失。在香港警队,谈判组是一份自愿兼任且须24小时候命的工作,换言之,谈判人员属于义工。

  刘达强从鬼门关拽回的人绝大部分是试图轻生者。他曾危坐十多层高楼的花槽,近距离说服不堪痛楚想一死了之的病患者;曾利用社交网络接触拒绝对话、反锁家中寻死的少年,最终化险为夷;万不得已时才与消防队合作,将企图自杀者推下气垫。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常引经据典的谈判专家声音洪亮,把每个字都咬得很清楚。

  刘达强在职时最后那间办公室挂有四尺竖幅一幅——“南无阿弥陀佛”,正对门口。旁边是一个书架,摆着三、四十本书,办公桌上散落的也是书。整套的《史记》和《晚清七十年》、台版《南渡北归》系列、简体字的抗战史专著都是他的读物。“虽然没有本科学位,但我看了不少历史、政治、心理方面的书。”能够出口成章的人,肚子里当然有点墨水。

  “有人企图跳楼自杀,需要谈判专家到场……”当接到传呼,谈判人员就即刻出动,一头扎进警笛声、喊叫声、哭声交杂的现场。谈判非单枪匹马可胜任,而需一组人协作,其中一人直接与事主对话,另一人在旁辅助提示,其他人则搜集资料或同相关部门联系。

  “我们是来帮你的!”刘达强通常以这样的话开场。说服一个人放弃死的念头,他的纪录是最短15分钟,长至7、8个小时。“那么长时间,你说些什么呢?”记者问。“其实不是向对方讲,而是令他讲。”他答。

  谈判的第一阶段是做倾听者,术语叫“积极聆听”,“要给对方宣泄的权力,说得越多,越容易恢复平静理智。”

  谈判专家传授心得说,“硬话软说”是谈判最出神入化的技巧,也是艺术。曾有身陷感情纠葛的男子,要求见女友并以跳楼自杀相要挟,给他见吗?“一定不能答应!你无法保证他不会令女友遗憾终生。”刘达强如此应对:“你女友很关心你,她来了但怕上来,下面一大堆记者在拍摄啊!你不信?你看她身份证在我手里。不如你们在屋里见?”

  还有一次,一位企图自杀的学生提出保证学校不记过的条件。刘达强暗想,我可没这个权力。不过他说,我会以警察身份同校方讲,相信他们会理解你、原谅你。

  谈判讲求迂回战术,而不平则鸣、按理行事亦是刘达强的一贯作风。1998年,耗时近3小时,他终于让一位企图轻生的女子回心转意。将女子送上救护车后,在场一名记者随口道:“早点跳嘛,妨碍我吃饭!”闻言,刘达强勃然大怒,首次亦是唯一一次用粗口追骂记者,斥责对方缺德。

  自杀者获救了,谈判人员大概会关注其后续生活吧?“没有,也不应该。”刘达强的回答有点出人意料。事实上,警方会把当事人转介社工、医护人员等跟进,而这一安排源自“血的教训”。十多年前,一名意欲轻生的父亲被说服,但两周后带同两个孩子在汽车中呼吸一氧化碳自尽。自此,刘达强提倡警方与专业人士合作,“这是防止二次伤害或伤害他人的治本之道”。

  当记者问“哪些资质让你适合做谈判专家”时,刘达强诉说了自己的经历。

  刘达强的父亲是厨师、母亲做俗称“洗堂”的住家工,一家六口多年蜗居佣人房,“像游牧民族一样经常搬家”。家境欠佳,磨练了四个子女为生存为更好的生活而拼搏的意志。

  青少年时期加入了免费发放制服和口粮的民安队少年团,刘达强在此接触到半纪律部队式训练。视大自然为游乐场的他,体力强悍到可以连做100个俯卧撑再跑几百米上下山。可惜成绩不好,入大学渺茫,于是选择投身警界,“那是1977年8月22日,我刚满19岁。”

  从巡警,到督察、总督察,再到警司,刘达强出身基层,即港人说的“红裤子”。在毒品调查科时,他负责和线人接触,游走法律边缘、明暗之间;在香港警务督察协会(工会)任职时,他时常与政府和传媒打交道。

  “凭借同社会的接触、对人性的观察,危机之中应有的反应,我拿捏得……我够胆讲,绝对不差。”他如是总结。

  警界36年砥砺,如今已退下火线、交还配枪、取下肩章,刘达强不无感慨地说:“年轻时都说法理情,法为先,越老越觉得应是情理法。这不代表可以脱离法律,但面对无助、无望的人,怎么可以不晓之以情?”(完)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