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首位华人拆弹家将退休 最难忘“坐在炸弹上拆弹”

2014年03月04日 1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首位华人拆弹家将退休最难忘“坐在炸弹上拆弹”
袁汉荣。图片来源《文汇报》

  中新网3月4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不少电影情节都有拆弹专家冒着冷汗、屏息静气拆弹的惊险情节。香港的拆弹专家,全隶属于1972年成立的警队行动部爆炸品处理课,而在爆炸品处理课服务逾21年的袁汉荣,更是首位华人拆弹专家,他将在今年7月退休。在多年的拆弹生涯中,袁汉荣表示,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于海上坐在一枚大炸弹上拆弹,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最终顺利将信管拆除。

  袁汉荣忆述,1995年于青衣岛海面,一艘货轮起锚时,发现一枚重500磅的战时美国制M64大型炸弹缠在锚上,情势险峻。衡量不同的拆弹方法后,袁汉荣决定亲身上阵,穿上救生衣攀上船锚,坐在炸弹上检查弹身、弹壳与拆除信管,花了个半小时才将信管拆除,解除危机。袁汉荣坦言,坐在炸弹上拆弹是国际罕见做法,当时弹身湿滑得难以坐稳,深怕稍一不慎便葬身大海。

  袁汉荣表示,拆弹专家面对的危险,不止是随时爆炸的炸弹,还有炸弹所处位置的环境,难度最高的,是挖泥船掘出炸弹时,要爬过湿滑的挖泥船铁梯,在满载浮泥的船舱下进行拆弹,加上弹身湿滑,增加拆弹的难度;而且挖泥船因工作成本高,并不会停驶,故拆弹专家需要在船只行驶中迅速拆弹,难度极高,亦是最为危险。

  袁汉荣又指,要成为拆弹专家应付危险万分的工作,首先接受四年训练,包括到英国两间军校接受土制炸弹、常规军火与生化核武器训练,及赴澳洲与加拿大实习,并考获专业警司资格。袁汉荣透露,要拆弹必须了解不同炸弹的结构和成分,所以每位拆弹专家基本上都 懂得制造炸弹。

【编辑:杜静】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