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币汇价下跌令内地港商减压 内地客变“手紧”

2014年03月27日 10: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3月27日电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近日人民币汇价掉头向下,兑港元汇价跌穿8算关口,为一年以来的新低。北上设厂的香港厂商在成本压力方面可稍作喘息,内地与香港运输物流亦有望下跌一至两成。人民币贬值亦为本地旅行社带来利好消息,业界预料四、五月团费将更便宜,连带香港食材价格都减压,纾缓持续已久因输入通胀的加价压力。但内地客来港消费则变得“手紧”,专做代购生意的内地水货客已加价和囤货,应对贬值。

  近月人民币一改多年不断攀升的势头,回落百分之二,每百港元兑人民币更跌穿八十关口,不少从事内地代购生意的水货客开始叫苦,在淘宝网和微博贴出加价公告。一位在深圳的卖家更称,近日已来港大量入货,用来囤货,防止人民币汇价进一步下跌,“主要是买名牌化妆品,有些牌子更会在下个月加价,所以要先入货。”

  外币结算赚汇率差价

  北上设厂的香港厂商长期面对高踞不下的成本压力,最近人民币贬值,终可稍作喘息,在内地设厂生产经典黄色浮水鸭B.Duck的厂商SEMK亦有受惠。其行政董事及总设计师许夏林笑言,在成本压力方面,近日听到不少厂商都说感觉稍为纾缓了,尤以在内地生产货品但须以外币结算的出口厂商最受惠,“他们买入材料以人民币计价,以外币结算的出口生意,可以赚回汇率差价。”

  虽然人民币急跌仅令内地厂房的整体成本开支下跌百分之一,但许夏林直言聊胜于无,“我们是用人民币支付入货,最直接受惠人民币汇价下跌的,除了人工、运作成本外,主要是布、纸张等原材料价格。”

  香港投资者学会主席谭绍兴亦指,身边不少香港厂家朋友看见成本稍跌都很高兴,在内地交厂租都便宜了,“香港人在内地开的成衣厂、手袋厂、护理用品厂等,有出口欧美的生意,人民币贬值对出口都有随数。”内地与香港运输物流同样受惠,韩中仓储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袁美仪说,内地与香港运输物流成本是以人民币结算,人民币汇价回落,整体运输成本有望减一至两成。

  根据统计处数字,过去几年港人到内地旅游的人数逐年下跌,永安旅游内地线路助理总经理冼佩芳说,过去人民币不断升,加上内地物价腾飞,影响港人到内地的消费意欲。此外,与内地旅行社合作以港元结算,但因有人民币升值预期,内地合作伙伴几乎每次都会加价。她称,人民币开始贬值,虽然幅度轻微,但对旅行社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现时内地合作的机构态度已经软化,甚至肯减价,机票酒店更便宜了,以往复活节假期的团费比平时贵两成,但今年只有约一成升幅。”她表示, 难以预料未来人民币走向,但此轮贬值,会反映在四、五月的内地团团费上。

  纾缓食材加价压力

  香港不少食材都是从内地进口,人民币掉头,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直言,有助纾缓持续多年的食材加价压力,“之前人民币不断升,加上内地通胀,影响香港食物价格不断升。按照原本的通胀和人民币升值速度,预计今年第一季食物要加价一成,但现在人民币开始有轻微贬值,第一季的价钱和去年差不多,预计全年食物价格升幅都会放缓至百分之五,市民负担没有那么重。”他又称,部分游客区的餐厅,开始调整接收人民币的汇率,但预计不会影响内地游客的消费意欲。

  但进口内地蔬菜的贩商则较难受惠,蔬菜批发价不跌反升。香港入口蔬菜批发商商会会长袁昌说,人民币贬值,内地便提高供港蔬菜批发价,香港菜价没有受惠。他认为,批发价主要看内地的供求,汇价影响甚微,“最近从山东入货的姜,批发价急升一倍,之前每斤批发价约十元,现时则升至逾十四元,其他蔬菜如菜心、芥兰、白菜仔,每斤来货价都升了两至三元。”

  不少内地客看见人民币汇价持续下跌,来港消费亦变得“手紧”,首当其冲的就是药房。国城参茸中西大药房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伟文说,虽然最近入货成本下跌百分之三,但人民币偏弱,内地客的购买意欲也随之减弱,拖累零售生意下跌两成,“现时内地客暂时放缓抢购奶粉,计算好数量才入货,日用品、港产中成药的销情亦一般,天喜丸、七星茶、保婴丹等,最近内地客也少买了。”

  内地客消费变“手紧”

  港九药房总商会理事长刘爱国亦指,在人民币跌势下,内地的日用品、中成药供货商早已加价,香港药房皆未有受惠,“中成药的来货价比平日贵了一倍,由十多元升近五十元,成本高企。”

  人民币虽贬值,但经济学者关焯照认为,汇价下跌幅度轻微,难以影响全港通胀的幅度,但可望纾缓食材的加价压力。去年日圆下跌,刺激港人到日本旅游,日本产品亦随之大量来港,他更称人民币波幅有限,贬值亦非长期趋势,不会影响游客来港意欲,或刺激港人到内地消费,“日圆、欧罗、澳元一日的波幅,都有近百分之 二。”

【编辑:杜静】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