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香港网球总会:增拨资源训练基层学童 冀发掘明日之星

2014年09月17日 09: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香港9月17日电 (记者 李焯龙) 网球目前并非香港最主流的运动,但曾在上世纪90年代蓬勃一时,香港网球总会行政总裁黎百年说,未来将增拨资源培训基层学童,冀从中发掘网球明日之星,以重新提升市民对网球的关注。

  首届香港网球公开赛日前结束,世界排名第31位、德国选手利斯基荣膺女单冠军,香港选手张玲则在首轮出局。代表赛事主办方接受中新社专访的黎百年说,其中一个举办目的是希望唤醒市民关注网球,但市民的反应比预期差。

  黎百年指出,由于此赛是世界女子网球联会(WTA)国际巡回赛自1993年以来再度重临香港,故需令赞助商重拾兴趣,过程不容易,也令落实赞助金额需时,间接令确定参赛名单、票价较一般晚,影响了宣传、售票等工作。

  他还说,今年赛事紧接“四大满贯”之一——美国网球公开赛,故此,不少球星为了争取休息无意来港,寻找知名球员难度很大。另外,参赛名单内最为熟悉的中国金花彭帅也因身体原因退出赛事。

  不过,据黎百年观察,在赛事的最后三天,大约有60%至70%入座率,而且入场观众的反应是正面和开心;最令黎百年感到高兴的是,是次赛事共2.5万多张门票中,大约20%、约5000张,免费派发予40至50间学校、基层市民。

  黎百年解释,很希望透过赠票把网球运动向香港的基层市民推广,而配合今次赛事,今年亦开始主动“落区”往新界北区等,选拔一些具天分的小学运动员,让他们数十港元一堂学习网球。

  “只有越多人打网球,出现好球员的机会才越大,香港的网球水准才能提升。”黎百年解释,香港的基层拥有丰富人才资源,但一般网球装备不便宜,并非普通市民能负担,故有此计划。

  他认为,网球运动近年在香港缺乏注意度,其中一项原因是青训做得未够完善,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未有朝大众化的方向,而且香港网球的国际成绩停滞不前,与自行车、滑浪风帆等项目相比,稍为逊色。

  黎百年指出,该会已获得举办WTA赛事的牌照,所以每年会举行此赛,明年预计延后至10月中举行,将是亚洲赛的第5站,希望容易找到球星来港,并会力邀中国网球一姐李娜来港参赛,有助提升市民对网球的关注。(完)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