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在前海尝试 深港合作“前台后店”新模式

2014年10月15日 14:31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在前海尝试深港合作“前台后店”新模式
叶嘉安

  叶嘉安教授是世界著名的规划专家,曾参与深圳早期的规划,作为前海合作区咨询委员会委员,他十分关心前海的规划建设。近日记者对其专访时,他从国际视野和规划专家的独特视角,为前海把脉,就前海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深港融合、通关交通等给出宝贵的专业意见。

  前海规划要吸取香港的经验与教训

  根据规划,前海旨在打造东方的曼哈顿,2020年达到1500亿的产值。前海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承载规划目标,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证公共空间的实现,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叶嘉安表示,前海作为后期开发建设的新城区,其规划建设可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经验与教训,在新的起点上高标准规划建设前海。

  “做规划不能只看经济效益,不能仅以经济为绝对中心。一个城区,不仅要有生产、经济,也要有生活、生态、环境、环保。”叶嘉安强调,前海应打出滨海概念。海岸线是很好的休闲地带,这种功能应得到充分发挥。“新加坡滨海湾是个成功的典范,规划设计得很好,是新加坡营造的新地标。”

  “香港亦有很多优点值得前海学习。一是高密度发展的管理,二是交通管理。香港人口密集。当年的香港,经历过像今天内地一样的经济上升期,人人想买车买楼。香港透过开征汽车首次登记税、燃油附加费、七年验车等一系列的不鼓励措施,进行需求管理,并提供包括巴士、铁路等良好公共交通工具,来保持交通网络的畅通。公共交通覆盖程度高达90%,人们出行很方便。”叶嘉安认为,这些经验值得前海借鉴。

  前海与香港是“前台后店”关系

  香港服务业发达,占比高达到93%。前海定位为发展包括金融、物流、信息、科技在内的现代服务业。那么,前海在深港融合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叶嘉安表示,过去30年,深港合作基本上是“前店后厂”的模式,香港依托国际化城市的优势,将包括深圳在内的内地工业产品推广到海外。本世纪初期,海外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欧美的市场逐渐衰退,中国经济则越来越强大,内需持续旺盛。因此,新时期香港与深圳的合作模式,不能再是“前店后厂”,而应是“前台后店”模式。“后店”就是保留香港现代服务业的店,但是接内地生意的服务“前台”则放在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大家要互补,互相发挥自己的优势。深圳的优势是内联,香港的优势是外联,以及专业而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服务。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接近内地日益庞大的内需市场。二是可以发挥香港对海外市场经验及法律、会计等专业和人才的优势,为内地企业尤其是想打进国际市场的企业服务。

  叶嘉安解释说,香港的企业多是中小型企业,许多企业在北京、上海开有分店。要想实现和香港的“前台后店”模式,前海当务之急是增强国内企业和总部经济的凝聚力。“前海做好了,发展起来了,成了国内企业总部集聚地和南方的金融中心,香港的企业自然就会过来,不再舍近求远,跑到北京、上海去做生意。”

  深港合作需要快捷的通关交通

  叶嘉安认为,在前海平台上加强深港合作,需要便捷的交通与通关服务,以便深港两地人员交流,实现深港工作、生活同城化。“从事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交通和商业配套环境。面对面交谈很重要。我们打一个电话,前海的商人就能到香港,香港的商人也可以坐地铁很快地去前海,大家见面谈生意。如果交通不便利,可能就不来了。”

  叶嘉安告诉记者,此前,他一直呼吁建立一条经过前海、连接深港两个机场的港深西部快速轨道,将香港与前海的距离拉得更近。但是,港府最近公布的地铁计划并没有将港深西部快速轨道纳入其中。“不过也没有关系。深圳可以自己建一条从宝安机场经过前海、到达深圳湾口岸的地铁。当然,建BRT快速公交系统也可以,许多国家没有地铁,而是建BRT。通过轨道交通或BRT,将人流快速运送至深圳湾口岸。”他强调,公交系统一定要实行“无缝对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不然,人们过关要走很远。还有下雨天怎么办?做不到‘无缝对接’,交通不便,人们就不愿意来。”他认为,目前深圳湾西部通道往返香港市区的公交不够频密,公交车太少,二三十分钟才一班。如果能像皇岗口岸一样,五分钟、十分钟就有一趟班车,就很方便了。

  口岸通关便利化在深港合作中也非常重要。“现在口岸很拥挤,过关要排很久的队。可否像十多年前设置APEC专用通道那样,设立前海专用通道?让前海的公司及与前海有关联的公司人员,减少过关排队之苦,享受快速通关,促进港深商贸的交往。”叶嘉安说。

  前海应高标准建设智慧城市

  叶嘉安认为,作为后来建设的滨海新区,前海新城应有新的形象。“新的形象不仅是现代化的建筑造型和城市设计,更重要的是先进的管理。”他建议,前海新城可依靠深圳高科技产业的技术优势,将高新科技的应用作为新城的卖点。“前海应充分运用发达的高科技手段,借助地理信息系统,高起点规划,尝试智慧管理,营建智慧建筑,打造智慧城市,使前海的规划和管理更科学、更合理,把前海做得比国内外的CBD更聪明、更智慧。”

  叶嘉安指出,建设智慧城市,可以推动创新型生态城市的建设。如应用智能型办公楼管理系统,将室外导航延伸到室内,即“室内导航系统”。它可以通过wifi在建筑物内定位,也可以使用RFID(无线射频身份识别),告知人们身处建筑物中的位置。有了这套系统,人们碰到紧急事件需要疏散时,便可以通过非常智慧的技术,选择最便捷的途径。

  人物简介

  叶嘉安,男,祖籍中国江西,生于香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主任、讲座教授, 交通运输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香港及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支持系统的应用。

【编辑:温雅琼】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