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商黄瀚泓的20年“北上”故事

2014年10月27日 14:42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港商黄瀚泓的20年“北上”故事
时尚生活中心集团总裁黄瀚泓

  曾经是上海新天地幕后的策划者,现在是香港时尚生活中心集团公司总裁,在内地扎根20多年,黄瀚泓在地产行业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异乡奋斗对他而言,似乎从未视作困难,因为从一开始,黄瀚泓就没有只将自己当作是这片土地的过客。

  上世纪九十年代,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黄瀚泓离开香港来到内地发展。一位也曾离乡背井的朋友给他忠告,如果你要到一个新的地方立足,一定要彻底融入当地的生活。因此,他下定决心,当时把整个家都搬到了内地定居,也赌上了自己未来几十年的事业与生活。

  而这个赌注很快就有了回报。九十年代末,黄瀚泓遇到了“上海新天地”,他和他率领的团队以独一无二的创意巧思,将老旧的石库门打造成了如今广为人知的上海时尚地标。

  打开“新天地”

  “1998年,我接手新天地这个项目,原本的设计是要推倒重建,但由于中共一大会址位于项目所在地,自然无法拆除挪动。我们便顺势想到,不如干脆保留整片区域,通过升级硬件和软件,让老建筑来个时尚大变脸。”黄瀚泓说,“正好当时上海正朝着国际大都市的方向发展,也催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眼光的消费者,足以让在当时还算是新概念的时尚生活消费中心顺利落地。”

  “变脸”后的上海新天地,即是一种旧的延续: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触手可及,仿佛时光倒流,令人驻足;也是一种新的启发:每座建筑内部,都注入了大量的海外流行元素与现代生活方式,吸引着时尚男女。它的成功,黄瀚泓用了六个字概括:“天时地利人和。”

  走出“新自我”

  照理来说,新天地带来的名利双收本该足以让黄瀚泓享享福,然而他却大跌所有人的眼镜,毅然辞去了上海新天地首任总经理的职务。“当时我44岁,回顾过去,人生前22年用来求学,接着的22年一直在为别人打工,接下来,我想为自己而活。”黄瀚泓说。

  人到中年选择创业,不是谁都有这样的勇气,黄瀚泓甚至在当时看了一本《40岁以后90%创业会失败》的书。但是,他却并没有被吓倒,“我用了6个月来思考,也可以说用了6个月来做心理准备。我知道,如果这次不做可能就永远没有机会再去做。失败不可怕,就算失败,我还可以再去打工,这难不倒我。”

  创造“新精彩”

  事实上,当时很多人都向黄瀚泓抛去了橄榄枝,但目的不约而同:想要复制第二个“新天地”。然而黄瀚泓却拒绝模仿。“做商业地产就像拍电影,这个世界上没有两部一模一样的电影。”黄瀚泓喜欢把自己打造的所有项目都比喻成为“电影”,而自己就是这些“电影”的导演。

  2003年,黄瀚泓租下上海建国中路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的老厂房,投入数千万改造硬件设施,将老厂房改造“上海首批创意园”之一的8号桥,之后的十尚坊、水都南岸、沿江一号以及和摩根士丹利合作的上海广场改造项目,每个出自黄瀚泓手笔的项目都有很多的不同,他用似乎永远用不完的经历延续着新的精彩。

  “每个项目因为各个条件和情况的不同,针对的人群和客户也不相同,所以,每个项目必然带有它的个性色彩,其实换个角度来想,就是因为它带有各个方面的条件的限制,它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于其他项目,这就是它的个性。根据它的情况量身打造的策划才是创意,国内的商业地产比较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够量身打造的个性化的创意空间。”

  担起“新责任”

  2013年,香港特区政府设立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咨询委员会,聚焦探讨香港企业和人才在内地发展业务的商机,促进两地的经贸合作等。扎根内地20多年的黄瀚泓加入了该委员会,用他的自身经验,为两地经贸合作贡献一份力。

  不仅如此,对创意产业情有独钟的黄瀚泓,几个月前刚刚在上海成立了上海江南智造创意产业促进中心,“江南智造”是上海首个“一区多园”模式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黄瀚泓说,希望逐步树立“江南智造”上海创意设计引领地和上海创意城市实践区的品牌形象,积聚更多创意产业中的龙头企业 ,引领产业融合和产城融合,助力“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记者 刘洁妍)

【编辑:温雅琼】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