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就业率决定美大选 7%失业率或成总统连任硬指标

2012年01月21日 08:51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2012是美国总统大选年,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将成为今年大选的主要议题。失业率高低向来是美国在任总统争取连任的“硬指标”。自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总统以来,没有一位美国总统在失业率达到7%以上的情况下赢得竞选连任。如前总统卡特在竞选连任时,美国的失业率高于7%,因此在大选中败给了共和党竞选对手里根。

  在奥巴马担任总统的3年时间内,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尽管美国失业率已连续4个月处于不断降低态势,2011年美国全年失业率仍为8.9%,2010年全年失业率为9.6%。美国劳工部近日宣布,美国去年12月新增就业岗位20万人,失业率降至8.5%。2011年12月,美国私营部门增加了21.2万个工作岗位。除去当月政府部门损失的1.2万个职位,美国去年12月净增加20万个就业机会。目前的失业率降至三年来最低点。

  但随着大选临近,美国的失业率能否降至7%以下,事关奥巴马能否有机会连任总统一职。所以,奥巴马总统把降低美国失业率当作2012年国内事务的重中之重。奥巴马承认,美国经济复苏的好处还没有触及每一个人,很多家庭依然处于艰难时期,不少民众仍要渡过许多困境,许多小企业处境依然艰难。面对还有许多美国人仍然没有工作,奥巴马告诫说,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美劳工部就业数字显示,尽管美国的失业率已降至8.5%,但非裔和拉美裔两个少数族群的失业率仍分别高达15.8%和11%。另外,美国目前还有810万人处于半就业状态。与此同时,一些失业人口在官方统计失业人数时未被计算在内,原因是这部分人放弃找工作,他们认为无法在就业市场找到工作。这部分人约有94.5万。据华府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统计,美国自2008年底以来工作岗位净流失总数超过1000万个。这意味着,即使按照去年12月的就业恢复速度,美国就业市场仍然需要至少7年时间才能达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为此,奥巴马总统在最近一次互联网和广播讲话中强调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性。他表示将会提出新的税法提案,鼓励企业在美国投资扩张或将工作岗位由海外带回美国,同时取消将工作岗位转到国外公司的税收减免。他还提议对政府的6个经济商务机构进行调整,减少官僚作风,改善政府机构的服务。他呼吁美国大企业更多投资于美国工人。奥巴马还计划在2013年预算中为一项目提供总额为1200万美元投资,旨在促进海外直接投资,并与州及地方政府展开合作以吸引企业,扩大就业机会。预计,奥巴马将在未来几个星期内提出减税方案。奥巴马还呼吁国会通过法案,将他的社安减税优惠和失业救济金计划延长到今年年底,以确保经济的复苏。

  与此同时,奥巴马总统的就业委员会最近还公布了一项为保持美国经济竞争力、促进就业给奥巴马政府的提案。建议中提到包括增加教育和科研的支出,大力支持制造业并改革税制等几点建议。提案指出,白宫和国会方面应该保持一致,增加教师岗位,加强高等教育与企业的产学合作;还要对重视科研创新的私有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的优惠。另外,在降低企业所得税的同时须严防企业偷税漏税。

  该委员会由美国商界领袖组成,自2011年2月成立以来,为奥巴马提出了许多力度较为温和的提议,奥巴马也通过行政权将其中的许多提议付诸实施。不过,观察人士认为,由于提案中有相当一部分建议需要增加政府支出来实现,而增加政府开支却需要经过国会同意,由于美国白宫和国会的制衡,这显然是不容易办到的。就业委员会主席、美国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认为,对于美国的高失业率问题,现在没有一个能够根治的良方。

  分析人士认为,最新的失业率情况无疑对目前民意支持率不高的奥巴马是一大利好消息。失业率降低,对奥巴马获得连任有利。但由于美国国会民主共和两党分歧严重。共和党一直指责奥巴马政府的政策不利就业与经济发展,民主共和两党时常“水火不容”。共和党的阻挠已经使奥巴马政府的工作日程无法正常进行,有关落实创造就业机会的措施也被拖延。所以,对于奥巴马政府竭力创造就业机会所产生的整体效果目前仍然无法确定,同时也为奥巴马总统争取连任蒙上阴影。

  (驻华盛顿记者 徐启生)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