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日本大地震一周年:部分灾民目标迷失酗酒度日

2012年03月12日 10:41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中野先生,他的不满代表了生活在简易住宅中的年轻人。
中野先生,他的不满代表了生活在简易住宅中的年轻人。

  距离“3·11大地震”已经整整一年,日本国内生活似乎已经恢复如常。然而,东北腹地的灾区中伤痕仍未弥合,震后复兴中面临的各种困难更是逐渐显现。3月11日,人民网记者重入受灾最重的石卷地区,聚焦简易住宅中的几位普通居民,倾听他们讲述一年间的亲历独白,以还原灾区的实际生活图景。

  对于30出头的中野先生而言,自己和家人的全部未来都建立在一份稳定、有足够收入的工作之上。但是在目前的灾区各地中,这个要求似乎绝非易事。

  “在石卷市内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按照中野的说法,由于大地震后失业者骤增、灾区内的平均薪酬被人为的压低了,甚至无法养育3口之家。内容也大多是建筑工地等与重建相关的临时工种,“非常不稳定”。

  “我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在外地找到了一份月薪超过20万日元的稳定工作。否则,永远都跳不出现在的生活!”中野在简易住宅区内的集会所里吃着简单的午餐,语气中透着不满和焦躁。他的雇主、一家来自大阪的建筑公司要求他在3月11日也继续工作。这让他感到委屈和愤怒:“今天是灾区的一周年祭!他们竟然没有想到我必须祭奠失去的亲人和朋友,没有常识吗?!”

  在家乡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工作机会,而在异地却得不到“灾民”应有的尊重和理解。面临这种严酷现实的灾区年轻人绝非少数……

  “3·11大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基本都是沿海地区,提供雇用机会的支柱性产业是水产加工和养殖。但大地震摧毁了近8成的水产加工场,就业机会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目前,相对于10个求职者、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只有不到6个”,接受记者采访时石卷市政府工作人员也直言不讳。但数值无法显示出细节,更不能体会到求职者的心理变化。事实上,像中野这样的年轻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正在日益加剧。

  矛头首先指向各种“就业支援对策”。在中野看来,中央政府不了解地方的实际情况、出台的政策经常适得其反。通过职业介绍所调剂来的工作的确不少,这成为政府公布数字时的依据。但实事上其中很多工作的月工资只有10万日元前后。

  “失业保险每月能领取12、3万,就业了收入反而不到10万!”

  这成为很多年轻人失去工作热情的原因。迷失目标的灾民中开始酗酒,到弹子房赌博消磨时间,沦为“社会负担”的也不在少数。

  让中野感到失望的还有“双重按揭”问题。和阪神大地震时一样,很多居民按揭购买的房屋并没有因为原物在地震中损坏而消失,相反要将其复原还需要再借新的贷款,这种现象被称为“双重按揭”。日本政府为此出台政策,计划从金融机构中将这些债务买断,给予终端用户最长15年的延缓期限、甚至是免除贷款。草案虽然通过,但在实际操作中能最终通过政府和金融机构严格审批的幸运者据说微乎其微。

  “这种形同虚设的政策更像是政府推卸责任的手段。”中野说。

  目前很多没有工作的灾民依靠去年4、5月开始领取的失业保险生活,而1年的期限就要结束了。届时,身背各种按揭债务却无法获得工作机会,这些人该如何生活呢?

  “国会的政治家根本就不知道这里的现状!一年过去了,我没有看到任何希望,什么都没有改变!”对于以内敛和隐忍著称的日本人而言,中野直白的有些让人意外。

  日本震后真正艰难的时期似乎才刚刚开始。(记者 李润泽 王脡)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