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欧洲女议员兼顾家庭和参政责任 努力撑起半边天(2)

2012年03月16日 13:31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参与互动(0)

  努力摆脱“政治花瓶”名声

  但是,面对工作和家庭两个同样重要的职责,政坛的女性并非永远都能“鱼与熊掌兼得”。丹麦保守人民党议员、前外交大臣莱娜·埃斯珀森的体会恐怕更加深刻。

  今年47岁的埃斯珀森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在2010年出任外交大臣期间,为了尽力当好顾家母亲的角色,未能出席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如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安排的会见和在波兰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等,一时在丹麦国内成为众矢之的,饱受批评。但希拉里则对她表示理解:“她是一个年轻的女性,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她在家庭和工作中寻求平衡。我觉得她非常出色。”

  很多丹麦人认为,性别因素在政治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工作能力。但是,由于女性同时在家庭生活中担当妻子或母亲的角色,对于女议员来说,要兼顾工作和家庭两个方面的确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丹麦是世界上女权主义色彩最浓厚的发达国家之一,妇女在家庭、社会和政坛上的地位一点都不比男性低,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男性,丹麦现在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相都是女性,内阁中好几位重要的大臣都由女性担任。丹麦人对女性参政已经司空见惯,女性议员在议会里一样舌战群雄,巾帼不让须眉。而公众也不会因为女政客的女性身份对她们放低要求。

  2011年9月的丹麦议会大选中,179名当选议员有70名为女性,占39.1%,这一比例在欧盟国家中名列第五。此次议会选举还让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赫勒·托宁-施密特成为丹麦有史以来的首位女首相。这位容貌出众的金发女性也被誉为“时尚美女首相”。虽然媒体难免对托宁-施密特的衣着打扮品头论足,但她决不是一个“政治花瓶”,而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托宁-施密特于2005年首次竞选议员便当选,2个月后,在社会民主党内部选举中凭借出色的辩论才能,当选社民党主席,充分显示了她出色的政治能力和头脑。

  丹麦议会中另一位很受欢迎的女议员是红绿联盟党的政治发言人约安妮·施密特-尼尔森。她年仅28岁,长相甜美清新,宛如邻家小妹,深受年轻选民的喜爱与支持。在2011年议会选举中,施密特-尼尔森发挥了超强吸票机的作用,共获得了47002张选票,在她的选区中得票数名列第一。有政治评论员说,年轻的选民根本不管施密特-尼尔森的政见是什么,都会把选票像鲜花一样送给她。尽管获得众多选民的支持,施密特-尼尔森却希望摆脱“花瓶”的困扰。她在丹麦主要电视台TV2的一次电视采访中说,有一次她代表丹麦参加联合国会议,有记者问她是不是某位政治领袖的女儿。她的回答是,丹麦人对议员性别和家庭背景的注意力要比别的国家小。“我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我在做什么。”

  从娱乐圈走向政界打拼

  同样试图摆脱“花瓶”名声的还有俄罗斯国家杜马新晋女议员,同为28岁的玛丽亚·科日耶夫尼科娃。

  去年12月4日选举后,俄罗斯联邦第六届杜马逐步进入运作。备受外界关注的“美女议员”科日耶夫尼科娃的加入,使俄国家杜马那栋灰暗水泥色、威严的苏联式建筑增色不少。除了科日耶夫尼科娃以外,整个杜马还有60位女性议员,占议员比例的13.5%。

  科日耶夫尼科娃在童年时期曾学习过艺术体操,虽然没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培养出了坚韧的品质。此外,科日耶夫尼科娃还是个当红模特,拥有众多的年轻粉丝。她拍过一系列性感的照片,其中最著名的是两年前为俄罗斯版《花花公子》拍了一组裸照。

  谈及拍这组照片的缘由时,科日耶夫尼科娃称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考最终决定释放自己,圆大学时期不敢完成的梦想。而在生活中,科日耶夫尼科娃自认为是个很谦虚保守的姑娘。她至今单身,也很尊重爱情,视爱情为一种很崇高的行为。

  相比其娱乐圈的光鲜或者完美的感情,科日耶夫尼科娃更期待的是在政界有所成就。她先是成为了统一俄罗斯党青年组织青年近卫军的成员;随后,科日耶夫尼科娃又宣布参选杜马议员。被问及参选理由时,她很干脆地答道:“是因为我们的总理普京”,她也曾在多个场合明确宣称,支持在普京的领导下建立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将这位当红女明星纳入竞选名单,是希望吸引一部分青年选民,以丰富统一俄罗斯党的票仓。

  出于对政治的热爱,科日耶夫尼科娃当选前就经常和年轻人交流,诉说自己的政见,她认为年轻人不要盲目的出国,而是在变得安定、民主、强大的俄罗斯工作生活。她曾提出,建议宿舍网络免费化以帮助那些仅靠奖学金而无法支付网费的学生们。此外,科日耶夫尼科娃正着手建立一个公众交流平台,让普通民众和亲年和官员们进行沟通,让民众了解政府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官员了解民众的想法。(记者赵长春、杨敬忠 特约撰稿宣敏、姚望、阿衣西仁·居马巴依)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