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罗姆尼初选连下三地 奥巴马不再“坐山观虎斗”

2012年04月05日 08:4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据美国媒体4月3日统计,罗姆尼已经基本锁定威斯康星州、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特区3场预选的胜利,进一步巩固其在共和党预选中的领先地位。图为3日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罗姆尼参加竞选活动时向支持者致意。新华社发
据美国媒体4月3日统计,罗姆尼已经基本锁定威斯康星州、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特区3场预选的胜利,进一步巩固其在共和党预选中的领先地位。图为3日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罗姆尼参加竞选活动时向支持者致意。新华社发

  4月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举行2012年总统选举共和党初选。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罗姆尼以较大优势一举赢得三地初选。这一态势使得罗姆尼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机会大增。在此情形下,美国总统奥巴马已明确将罗姆尼视为共和党竞争对手,并首次公开点名抨击罗姆尼。

  罗姆尼获共和党提名机会大增

  在经过数月角逐后,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争夺战主要在罗姆尼和宾夕法尼亚州前联邦参议员桑托勒姆之间进行。3日在上述三地初选中,罗姆尼在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特区以压倒优势获胜。在威斯康星州,双方进行了激烈争夺,罗姆尼最终以42.5%的选票胜出。威斯康星州共和党保守势力强大,罗姆尼能在该州获得保守派认可,对其而言是分量很重的突破。

  上述三地初选结果使得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两党候选人对决局势进一步明朗。在此之前,共和党阵营内部的角逐一直扑朔迷离。在艾奥瓦、新罕布什尔两州的最初较量后,人们一度感觉罗姆尼将很快确立领先优势。但在首个南方州南卡罗来纳州的初选中,前国会众院议长金里奇一举获胜,罗姆尼气势受挫。桑托勒姆又在随后4个州的预选和党团会议预选中获胜,晋身为罗姆尼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联邦众议员保罗虽从未获胜,但迄今仍不言退。

  这种局面令共和党人甚为焦躁,担心长久内斗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迫切希望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局势尽快明朗。一段时间以来,共和党内要求推举罗姆尼成为候选人的声浪增强。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坎特等共和党大佬相继公开表示支持罗姆尼,便是担心共和党激烈的内斗让寻求连任的奥巴马得利。

  根据美国有关法规,为赢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参选人必须赢得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2286名选举人团中一半以上票数的支持。根据诸州具体情况不同,各州选举人团票数亦不同。据美联社统计,罗姆尼迄今已获646票,桑托勒姆得272票,金里奇和保罗分别得票135和51。

  24日,共和党初选将在宾夕法尼亚、纽约、康涅狄格、特拉华5州举行。人们普遍认为,除宾夕法尼亚州外,桑托勒姆今后的选情并不乐观,将罗姆尼掀翻的可能性不大。

  奥巴马明确将罗姆尼视为竞争对手

  面对共和党的内斗,奥巴马此前一直不动声色。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为“出线”争夺,这在客观上使得奥巴马处于以逸待劳的竞选优势。然而,这一“坐山观虎斗”的局面于3日有了改变。

  奥巴马在3日首次点名批评罗姆尼,称这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立场极端。奥巴马说,罗姆尼所拥护的国会众院通过的预算案不过是遮遮掩掩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将会极大伤害美国中产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利益。指名道姓抨击罗姆尼,表明奥巴马竞选团队已明确将罗姆尼定为共和党竞争对手。

  罗姆尼当天对奥巴马的批评予以回击。他说,在过去4年中,发誓改变美国的奥巴马将美国变为一个以政府为中心的社会,而他本人则将在未来4年为“自由人民”和“自由企业”的机遇打下基础。在最近的竞选活动中,罗姆尼还嘲笑奥巴马“带来的总是太多抱歉,太少的就业机会”,并屡屡标榜自己一直从事经济活动并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有能力解决目前美国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此外,罗姆尼还猛烈抨击奥巴马的外交政策过于“软弱”。

  在与各方人士的交流中,本报记者听到的普遍看法是,对于志在连任的奥巴马而言,真正的威胁并不是罗姆尼,而是目前仍不断高涨的油价等经济难题。此外,奥巴马政府一直极为警觉地关注着欧债危机的动态发展。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恰恰可能成为导致其竞选连任失败的绊脚石。(记者 温 宪)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